石墨千秋 晨斋珍藏善本碑帖专场拍卖会 --- 石墨千秋 晨斋珍藏善本碑帖专场拍卖会
3 汉·三老赵宽碑(火前、火后拓本对屏)
上件拍品 下件拍品
图 录 号 3
拍品名称 汉·三老赵宽碑(火前、火后拓本对屏)
尺寸(CM) 火前拓本170*78cm;火后拓本130*65cm
作者/年代 /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出土马杰臣拓本/五十年代火后拓残石冯国瑞双钩本
质地/形式
钤印/款识 / 【火前本题识】 1.冯国瑞:与华岳碑,髣髴相似。延熹光和,雍凉对峙。異灭寻常,胡能久住。地动天惊,破壁飞去。精拓流传,三老名世。近日展玩此拓本,兴殊不恶,因制讚其上。己亥冬初,瑞。 2.刘文炳:赵宽於冲帝炳永嘉二年卒,年六十五,当生於章帝建初十年。卒后阅卅五年,至灵帝光和三年立碑。中间之延熹、建宁、熹平为最负威名汉碑极盛时期,沾习蔡邕《熹平石经》风格处,有可能而建碑,形势规仿当时延熹《西岳华山庙碑》,亦有来矣。己亥冬初,对松廔偶题一则。 3.刘文炳:碑额篆书六字,其姿态庄严而兼娬媚,是胎息华山碑额六字,与之极为相似。汉石碑额篆书,余尤喜《惠西(安)西表》《韩仁铭》《张迁表颂》,篆体各法悉备,转变圆匀,自成风格,极臻美观。导源秦汉瓦当,亦古代之美术字也。全碑字体则仿熹平石经体,而碑之形制行款则仿《华山碑》。因此余亦尝涉猎长垣、关中、四明三本,临书一通。姑记於此。阅日又记。 4.刘文炳:三十一年乐都出土汉护羌校尉赵宽碑跋后。 西北骊珠两陇剑,千数百年合有时。赵佺书后赵宽至,营平血裔同其支。浩亹家由上邽徙,神物各葆原新姿。赵宽高佺四百载,正是熹光碑盛期。汉石今无不漫漶,斯为蓬水净琉璃。书体足矣考文圣,兴亡不劘绝妙辞。未须洪适颂王建,万里鸿都风一之。故实堪以正班范,有如焦山镌秦碑。阶州武威不及见,秋雨河湟天地奇。今日文化词赅大,史实茧蕉便整治。天水冯公汗三简,令我读久繫金柅。鲰生白发投乌鼠,梦魂夜越汤之湄。熹平瓦缶朱书隶,抱器无人陷胡儿。希物出世未二载,干戈落落悲天弥。东南囊括纵有画,天旋地转再归仪。抚此东都衰季物,独立苍茫有所思。 《赵佺墓誌》,民二十四出於天水郊外。誌云“佺,天水上邽人”。字形完整,如新发硎,时为北周天和六年(571 AD),今在天水城守天水城隍庙廊壁。 熹平二年,张淑家墓。硃书瓦盆。民二十四年冬,山西同蒲路工发地得之。计巨甎六,瓦盆一。盆内四周丹书炳然,计二百二十九字,云熹平二年十二月乙巳云云。 5.冯国瑞:免观碑毁真长逝,贮有遗文败箧存。破纸坚於东汉石,盖棺望断西直门。迴翔简籍吾知辠,典置书堂子慰魂。梦里时来本虚幻,交情还想满乾坤。 偶拣获徐沟刘存叟文炳题《赵宽碑》长篇,因粘存拓本旁,时距碑毁已七年,翁病殁京寓西直门冰窖胡同且六年矣。翁生平所著述,其子颖均捐藏北京图书馆,故尔及之。一九五九年九月并记。(首尾钤“冯光私印”“冯国瑞印”白印) 6.冯国瑞:三老赵宽碑第三行“君真”二字,四行“疆夷”之“夷”,五行“戎内”之“戎”、“图形观汉”之“汉”,六行“震要荒”之“震”,“卬弟传爵”之“传”,七行“布诸法华”之“诸”,十一行“子三”之“三”,十二行“家冯翊”之“家”,十三行“前人”之“人”,十六行“常膺福报”之“常”,十七行“长子”之“长”,十八行“多才”之“多”。举凡“君真、夷、戎、汉、震、传、诸、三、家、人、常、长、多”等十四字,在淡墨粗拓本此十四字均残莫能辨,惟此精拓本虽残而字皆可辩识。全碑六百九十二字,遂无一字不可识。与《华山碑》藉长恒、关中、四明三本将全碑八百三十餘字,亦将残阙之百餘字参证补全者,同一可熹之事。初拓本施工技艺、纸料均差,墨晕淡薄,神态大减。民和马杰臣尝为青海图书馆长,倩良工精拓,神采顿異。此本即马杰臣所拓者,与最初周宜遵由乐都拓以寄余者作三跋者尤不同也。国瑞。 【火后本题识】 1.冯国瑞:汉光和赵宽碑火后存十二残石双钩粘嵌本。天水冯国瑞。(钤“仲翔”朱印、“冯国瑞”白印) 2.冯国瑞:汉光和赵宽碑,火后存十二残石,双钩粘嵌本跋。传世赵宽碑,汉灵帝光和三年十一月丁未造,於一九四二年四月出土於青海乐都县东老鸦城十里之白崖。余昔曾有三跋,备详所见所知。马叔平先生衡,时居重庆,更为文摭采精意,此碑遂更显著於世,争觅墨拓。碑高三尺二寸,阔一尺八寸,二十二行,行卅二字,凡六百九十二字,可称完整。书法又係蔡邕石经体,洵为陇上汉石之雄碑。出土时不久由乐都移之西宁图书馆,未经竖立,用砖支卧置楼下,为便於施拓故耳。解放后,馆中干部不慎於火,楼焚坠碑,遂粉碎,诚为可惜。碑出土时刻雕文字之朱格栏犹存,可断知当光和三年碑初刻成即因人事埋藏入土,又因土质地势高亢,故崭然如新,计在土中一千七百五十八年,隐晦无人知,亦安然无恙。讵料出土仅有九年显著於世,旋即毁灭,洵有不可思议者。碑毁后,余又复冥想默度,曾几度驰函青海图书馆,建议於废墟灰烬中捡觅残石,先后获此大小十二块,共一百六十三字。最大一块有一百十字者,存全碑文字四分之一。遂取原拓片,双钩已毁灭者五百二十九字,按照方位粘嵌残石拓片,遂为此火后存十二残石双钩粘嵌本,亦不幸中而作出整理保存办法。如此抑更有向青海图书馆提出请作覆刻本之建议,并将金石中与此可作对比之事例作为根据。明嘉靖三十四年之地震,陕西各县巨碑多遭损毁。华阴汉西岳华山庙碑地震碑毁,片石无存,係汉桓帝延熹八年蔡邕所书,距此碑后二十年。片石幸存,当係未作残石之清理。由明至今,传世华山碑拓本极为珍重。商邱宋氏漫堂所藏缺十字,华阴王无異所藏缺百五字,后来阮云台又得宁波天一阁范氏藏本,此三本久为海内瑰宝。阮氏曾覆刻一本,置於其雷塘祖茔,并将欧阳集古录跋语真迹附刻於上,至今尤存。赵宽碑关繫史迹材料甚多,而拓本流传虽较多,久亦恐成星凤。今日馆中如能覆刻一本,亦历史文物中之一盛举,华山碑史实作为前例。一九五九年八月,冯国瑞。(钤“冯国瑞印”白印) 3.冯国瑞:题汉光和赵宽碑火后存十二残石双钩粘嵌本十二首:屯田炎汉说湟中,功过古今有異同。增补班书赵碑出,几多罪案在羌戎。两京名将出关西,祠墓营平见上邽。支系浩亹徵信史,播迁事迹问遗黎。破羌故县古崖奇,榆谷东流野水澌。车过老鸦城下路,晦明惊说赵宽碑。埋没一千八百年,闻名俄瞬转难全。铄金碎玉原如此,岂独西州赵伯然。抱残守阙计全非,补碎缀零事恐稀。金石犹然难寿世,人间万态慎观微。石经书体重中郎,隶法西传溉远方。粉碎熹平存片段,遗珍周易与公羊。断龟爛甲竟离分,虿尾烧餘百六文,一字惊奇一星凤,異哉烈火不能焚。响拓隃糜域外闻,争传嘉楮太纷纭。艺林头晦终难辨,谁料书楼又绛云。篆文题额亡三老,赑屃阶心漫九年。遗法摩挲空想像,毡车悔就碑未眠。乐都同谷两鸾凤,五瑞摩崖并峙张。荐福雷车同一慨,终教天井据龙骧。华山碑毁明嘉靖,片石无存记震灾。延熹光和同一体,宋(犖)、王(无異)似逊阮云台。雷塘新本璧无瑕,天一阁藏出范家。我拟商量踵前例,江都刻石漫专誇。一九五九年八月仲朔,冯国瑞於兰州。(钤“冯国瑞印”白印) 4.范振绪:汉碑近世出土者极少,在秦中有《广武将军》,陇上则《三老赵掾》,并称稀世之珍。赵碑尤字迹完整,乃未及十年仅付一炬,惜哉!幸於烬中检出残石十馀块,以较《华山》经地震后全归乌有者,稍留遗迹。惟碑云元始二年复封曾孙纂为侯,班书则作复封充国曾孙伋为营平侯。封侯国,掌大典,汉世必载简册,营平浩亹世家亦不能忘却。子孙名字歧異之点须再检讨。书法与《华山》如出一手。此碑刻於光和三年,中郎正四十餘岁,或是中郎所书。石毁而搨片流传天壤间,定有金石专家辨别而题誌之。一九五九年,范振绪敬识。(钤“范振绪”白印) 5.范振绪:魏书《吊比干文》在宋时已佚,宋重刻之,树立卫辉墓旁。此碑若得复刻,应竖之大道,一饱新人眼福。绪再识。(钤“范振绪”白印)
估价 RMB:20000-25000
备注
拍卖会名称 石墨千秋 晨斋珍藏善本碑帖专场拍卖会
专场名称 石墨千秋 晨斋珍藏善本碑帖专场拍卖会
合作伙伴
中国嘉德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保利
北京保利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翰海
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匡时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西泠拍卖
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 广州华艺
广州华艺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中国文物信息网 中国文博网
中国国家文物局 中资源_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 后台管理
Copyright © 1995-2012 n21ce.com Powered by 北京世纪易格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2011126 62011128
京ICP备120180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