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艺2025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 亞洲重要私人珍藏專場
71 袁克文 钱化佛 金刚经 达摩观书
上件拍品 下件拍品
图 录 号 71
拍品名称 袁克文 钱化佛 金刚经 达摩观书
尺寸(CM) 133×52.5cm 约6.3平尺
作者/年代 /
质地/形式
钤印/款识 /
估价 500,000-800,000
备注 款识:化佛画佛。 亚东居士供养,庚戌春日袁克文沐手敬书。 钤印:抱存(朱) 说明:彭俞(1876-1946),字逊之,江苏溧阳县人,别署亚东破佛、竹生、盲道人、儒冠和尚、闲邪斋主人。彭逊之擅长文学创作和翻译,著述甚丰。晚清小说界革新浪潮给了彭逊之大施拳脚的机会,于1907年11月创办《小说月报》。1917年于杭州虎跑定慧寺剃度出家,李叔同在场,见其崇佛信念之坚定大受感动,亦于次年七月披剃于定慧寺。 文章:1907年,袁克文以荫生授法部员外郎。官场的琐碎应酬让这位风流公子不胜其烦,法部的工作又常要与刑事案件打交道,他也始终未能习惯血腥场景。因此当次年袁世凯被黜的不久后,袁克文也弃官归彰德洹上村。袁世凯为打消清廷对他的顾虑,开始大张旗鼓的求田问舍、营造庄园,这一园林设计任务自然全权交给了“胸中有丘壑”的袁克文。 宣统二年(1910)之春,袁克文耗尽心血营造的“养寿园”终于竣工,开始邀请众多文人墨客来游园题字,本标的正是完成于这一时间。当时钱化佛刚从日本留学归来,画佛名声尚未流传开来,因此他需要一张佳作作为进入文化圈的敲门砖,本作的上款人亚东居士正是新潮流文化圈的代表之一,因此本作佛像之工细可谓是钱化佛作品之最,敷色仔细,比例严谨,与后来模仿贯休的高古、夸张变形风格的佛像作品迥异。二十岁的袁克文耐心地用朱笔于本作上抄写了一遍《金刚经》,他与钱化佛有纪年的下一次合作要等到12年之后,即载于王一亭所题《佛光集》画册上的《无量寿佛》,袁克文再无耐心整抄长篇佛经,只是短题,钱化佛也完成了对于贯休夸张变形佛像风格的变化,可见本标的之稀缺性与不可复制性。 足以让二十岁的袁克文耐着性子抄写一遍《金刚经》的上款人“亚东居士”彭俞身世颇为传奇,生于富家,从小聪明好学,但染上烟瘾被父亲逐出家门,过着流浪生活,尝尽人间世态炎凉。1906年来到上海,靠写作为生,发表了多部创作小说,名噪一时。 1907年彭俞又创办《竞立社小说月报》,开头便说:“竞立(社)之道凡三:曰,以保存国粹为我第一级之手段;曰,以革除陋习为第二级之手段;曰,以扩张民权为第三级之手段。”这三句话概括了当时启蒙文人的文艺观点。后因稿源不济,资金匮乏而停刊。民国后生活更加潦倒,友人马一浮介绍给浙江水利局长当文案。1917年于杭州虎跑定慧寺剃度出家,出家后将自己的所有财产捐献,本标的则完好地归还给了钱化佛,这一壮举让李叔同大为感动,成为他于次年出家的直接诱因。本标的直接得自钱化佛后代,历经百年而品相完好,足见后代呵护之用心。 上款人彭俞的经济能力显然捉襟见肘,但其文化影响力与才学毋庸置疑,也正是这样的特质打动了袁克文与钱化佛,合作这一不可复现的佳作赠与。
拍卖会名称 浙江嘉艺2025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专场名称 亞洲重要私人珍藏專場
合作伙伴
中国嘉德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保利
北京保利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翰海
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匡时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西泠拍卖
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 广州华艺
广州华艺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中国文物信息网 中国文博网
中国国家文物局 中资源_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 后台管理
Copyright © 1995-2012 n21ce.com Powered by 北京世纪易格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2011126 62011128
京ICP备120180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