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艺2025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 亞洲重要私人珍藏專場
156 王时敏(1592-1680) 归泾别业图
上件拍品 下件拍品
图 录 号 156
拍品名称 王时敏(1592-1680) 归泾别业图
尺寸(CM) 118.5×43.5cm 约4.6平尺
作者/年代 /
质地/形式
钤印/款识 /
估价 200,000-300,000
备注 款识:古人爱读书,有画谁能读。十日五日成,千年万年轴。行迹亦非遥,可公还可独。谩言四大家,丘壑藏心腹。苍莽层叠中,如闻山鬼哭。桥边一张琴,林下几间屋。远水隐菰蒋,高飞渐磐陆。作者意味深,应不逊竹肉。所取在精神,几席千里目。顺治丙戌清和,仿元人笔意并题,烟客王时敏。 钤印:烟客(白)、时敏(朱)、一笑千山青(白) 题签:王时敏烟客神品山水,甲寅汪汪斋主题。 钤印:戊午后施德之收藏印(朱) 鉴藏印:覃溪鉴赏(白) 出版:《小说新报·第8期》P10,上海国华书局,1918年。 著录:《Looking modern: East Asian Visual Culture from Treaty Ports to World War II》P96,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东亚研究中心,2009年。 说明:清朝大臣汪志伊旧藏并题签,翁方纲鉴赏,民国传奇人物施德之递藏。汪志伊(1743-1818),字稼门,安徽桐城人,历官浙江布政使、湖广总督,为官刚正廉洁,被誉为士林典范,与伊秉绶共事多年,交往密切,这段关系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伊秉绶的艺术面貌。 施德之(Star Talbot,1861-1935),中英混血,生于香港。职业生涯多姿多彩。曾为摄影师,他的“耀华照像”曾是上海影楼“四大天王”之一。作为收藏家,他曾采用七国语言出版《中国美术》图录。晚年任精武体育会主席,赞助各项社会公益和艺术项目。 文章:本标的完成于顺治丙戌年(1646),根据王时敏七世孙王宝仁(1789-1852)所编《奉常公年谱》,此年王时敏五十五岁,开年便与吴伟业等好友一同在南园赏梅,期间有瀛洲派琵琶奠基人贾公逵的授业恩师白在湄、白如彧父子朗弹一曲,吴伟业更是深受触动作《琵琶行》一首。以此雅集盛事作为开场,奠定了这年王时敏艺术创作之高雅格调。 是年三月,王时敏为儿子王抃娶妇钱氏。又在春天完成了分属家产的大事,八个儿子悉数分得田地二千五百亩,房租一百八十金以及童仆若干,可见王氏家族资产的丰厚。到秋天时,王时敏接续祖父王锡爵、父亲王衡修缮王氏园林的心愿,开始营造著名的归泾别业“西田”,据王抃年谱记载,整个建园过程积年累月,费用高达“四五千金”,成为了文人雅士觞咏的好去处。 归泾别业里构有农庆堂、语稼轩、饭犊轩、逢渠处、巢安等室,正对应着题画诗中“林下几间屋”之句,这也昭示了本标的的性质——归泾别业的蓝图,本标的完成的“清和”,也就是四月,正是王时敏营造归泾别业之前。也正是由于本作是描绘王时敏心中理想归隐处的蓝图,他没有选择自己当时十分迷恋的黄公望的山水风格,而是用王蒙细密的山水风格进行描绘,王蒙山水风格与画面中近乎以界画的工谨手法所描绘的房屋更加适配。也正是出于这样的考量,王时敏放弃了更容易表现的文人笔墨趣味的纸本,转而选择不易晕墨的绢本细致描绘自己的理想归隐处。 此标的经清代湖广总督汪志伊收藏,并经翁方纲鉴赏,最后落于民国传奇实业家施德之手中。施德之十分欣赏本标的,在《良友》报上,他写道:“此轴有日本人以三千元购之,不售,可见其声价也!”又下注:“此画预备阅者,剪下装于镜架。”可见施德之是以一种获得佳作而乐得与众人共赏的心态将这幅画刊登在《良友》之上。
拍卖会名称 浙江嘉艺2025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专场名称 亞洲重要私人珍藏專場
合作伙伴
中国嘉德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保利
北京保利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翰海
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匡时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西泠拍卖
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 广州华艺
广州华艺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中国文物信息网 中国文博网
中国国家文物局 中资源_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 后台管理
Copyright © 1995-2012 n21ce.com Powered by 北京世纪易格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2011126 62011128
京ICP备120180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