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成功案例
易胜软件
拍卖信息
网上预展
网上直播
成交结果
人物专访
业内新闻
精品赏析
朵云轩2025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 云集——中国书画夜场
864 柳堂图
查看大图
上件拍品
下件拍品
图 录 号
864
拍品名称
柳堂图
尺寸(CM)
312*84cm
作者/年代
王学浩(1754~1832)
/
丙寅(1806 年)作
质地/形式
钤印/款识
/
款识: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人。此云林赠山樵句也。山樵为赵文敏外甥,故笔法酷似其舅,特文加□逸耳。丙寅初夏,偶仿其柳堂图意,似冠山学弟正之。椒畦王学浩作于山南老屋之易画轩。 印鉴:王学浩印、椒畦
估价
80000-120000
备注
展览:“清朝瑰宝”,香港艺术馆,1992年6月9日-8月2日。 说明:1981年苏富比秋拍。 王学浩(1754-1832),字孟养,号椒畦,江苏昆山人。年少时拜进士陈嘉炎为师,学业颇有功底,后补为庠生,乾隆五十一年(1786 年)考中举人,但此后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未中第。大约在乾隆五十五年(1790 年)前后,王学浩放弃科举仕途,随兵部侍郎周兴岱视学广东,之后遍历京师、湖南、陕西、山东等地,并曾主讲兖州书院,得以饱览名山大川,体察风土人情。嘉庆初,王学浩结束游历,此后二十余年间,活动范围主要在江、浙一带,其中在吴门寒碧山庄(今苏州留园)客居十余年。嘉庆庚辰(1820 年)前后归隐昆山,在山南老屋奉母,以嘉言善行表率乡里。王学浩是王原祁外孙的弟子,画风深受王原祁影响,同时也追仿元代画家,如黄公望等,重视笔墨技法,在仿古临古的基础上,继承了元代画家浑厚华滋的面貌。他强调笔墨的重要性,运笔变化灵活,中锋、侧锋交替出现,浓墨、淡墨渲染融合,以表现出山石的苍劲、峰峦的起伏和谷壑的幽深。重视构图上的起承转合,画面布局规矩,一丝不苟,但有时也被认为略显教条,少了自然天真的韵味。其山水画作品清奇古逸,用笔苍劲且兼具秀韵,脱尽画史习气。他临摹古人作品时,不仅追求形似,更注重神似,如对黄公望作品的临摹,通过用笔和用墨的变化来传达原作的意境。近代名家黄宾虹对王学浩评价很高,称“王学浩,画法得力于痴翁,间有率意之作”,认为他的艺术成就已接近元人笔意。王学浩在艺术生涯中结识了众多文化名人,如阮元、陈文述、陈鸿寿、屠倬、张廷济等,他们之间文酒唱和,书画酬答,促进了文化艺术的交流与传播。晚年的王学浩画名益重,“道光之季画苑推为尊宿”,其作品片楮尺纸,人争宝之,对当时及后世的绘画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王学浩精于鉴赏,家中收藏了众多法书名画碑版,这些藏品为他的绘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借鉴资源。凭借深厚的收藏底蕴和对艺术的敏锐洞察力,他具备了很高的鉴赏水平,能够准确辨别作品的真伪优劣,其鉴赏观点和审美标准对当时的艺术收藏界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拍卖会名称
朵云轩2025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云集——中国书画夜场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港澳台及海外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
后台管理
Copyright © 1995-2012 n21ce.com Powered by
北京世纪易格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2011126 62011128
京ICP备120180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