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云轩2025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 云集——中国书画夜场
832 三门峡旧时纤路图
上件拍品 下件拍品
图 录 号 832
拍品名称 三门峡旧时纤路图
尺寸(CM) 92*69cm
作者/年代 贺天健(1891~1977) / 癸卯(1963 年)作
质地/形式
钤印/款识 / 款识:三门峡旧时纤路图。道途不问路高低,耶许声声用力齐。千万年时牵挽去,三门峡已变长隄。传闻三门峡粮运纤路为天下最艰险处,今则化险为夷矣。癸卯秋日,贺天健制并题,时年七十有三。 印鉴:贺天健、达屋
估价 120000-180000
备注 六十年代上海中国画院的红色题材创作,是国家意志、艺术自觉与社会需求交织的产物。画院通过组织化创作、深入生活、技法革新,将传统笔墨转化为革命叙事的载体,既完成了政治任务,也为中国美术史留下独特篇章。这一过程中,画家们在传统与现代、自由与规范之间寻找平衡,其经验与局限共同构成了新中国美术发展的重要参照。画院通过集体创作项目推动红色题材规模化生产。例如,1965 年陆俨少、唐云等合作完成七米长卷《新安江》,以 “白沙新城”“拦河九坝” 等六个场景展现水电站建设,体现 “革命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 的创作原则。此类作品多入选全国美展(如 1964 年全国美展)及画院内部展览,形成 “创作 - 展览 - 传播” 的完整链条。为贴近工农兵生活,画院组织画家赴工厂、农村、革命圣地体验。例如,贺天健多次到延安写生,程十发、张桂铭等深入江南造船厂创作《上海造船工业大打翻身仗》组画,与工人同吃同住,收集素材。海派绘画传统上以花鸟、山水为主,转向红色题材需突破旧有范式。画家们尝试将文人画的写意性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结合,如贺天健以泼墨山水表现长征场景,用朱砂点染红旗增强象征意义。六十年代的探索为“新山水画”“红色经典” 奠定基础。贺天健的红色山水启发了当代画家对国家重大工程的描绘,程十发的人物画风格影响了上海连环画的发展。上海中国画院的实践证明,传统艺术在时代变革中可通过题材拓展实现现代转型,这一经验对今日主题性创作仍具启示意义。
拍卖会名称 朵云轩2025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云集——中国书画夜场
合作伙伴
中国嘉德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保利
北京保利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翰海
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匡时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西泠拍卖
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 广州华艺
广州华艺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中国文物信息网 中国文博网
中国国家文物局 中资源_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 后台管理
Copyright © 1995-2012 n21ce.com Powered by 北京世纪易格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2011126 62011128
京ICP备120180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