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成功案例
易胜软件
拍卖信息
网上预展
网上直播
成交结果
人物专访
业内新闻
精品赏析
朵云轩2025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 玩物怡趣——瓷器文玩专场
1753 青花缠枝莲纹折沿葵口大盘
查看大图
上件拍品
下件拍品
图 录 号
1753
拍品名称
青花缠枝莲纹折沿葵口大盘
尺寸(CM)
直径:38cm.
作者/年代
/
明永乐
质地/形式
钤印/款识
/
估价
1000000-5000000
备注
说明:在明代青花瓷的璀璨星河中,此件明永乐青花缠枝花卉菱口折沿大盘尺幅恢弘,以其独特的形制与精湛的工艺,成为见证永乐盛世制瓷巅峰的重要物证。本器物造型取法西域,却在细节中彰显东方韵味。菱花形折沿设计打破传统圆形盘的单一格局,十二曲花瓣状口沿如绽放的莲花,线条婉转流畅;侈口宽折沿、口沿外缘微微突出、浅弧壁向下收敛至广底,圈足规整,砂底无釉,略呈自然之火石红色,胎体坚致细腻。整体比例协调,兼具稳重与灵巧。这种造型既保留了西亚金属器的雄浑大气,又融入了中国传统器物的含蓄雅致,堪称东西方美学融合的典范。 青花发色是此盘最动人的“语言”。除器底外满施白釉,釉汁莹润肥腴,其上以进口苏麻离青料绘制,盘内青花纹饰分为三层,折沿绘一周缠枝灵芝纹,盘心饰五朵缠枝花卉,牡丹居中,四周辅以山茶、栀子花、莲花、芙蓉,枝叶缠眷,相互勾连。团花外以双勾线勾勒,亦做十二菱花式。内外腹壁每一棱皆绘一组折枝花卉,内外壁对称共绘六组,栀子花、牵牛花、莲花、山茶、牡丹、菊花,两两相对。青花发色苍妍,微有晕散,浓重处泛蓝紫黑色,铁锈斑色泽沉郁,沁入胎骨,形成自然独特的凹凸质感;构图疏朗雅致,纹样写实传神,画功娴熟,勾、勒、点、染诸法运用皆宜,笔触淡雅处如青烟缭绕,与浓重的主纹饰水墨般的氤氲意境,从而使画面富具苍翠欲滴的意趣,透出隽永雅丽之美,成就了本件永乐青花独一无二的艺术魅力。 此大盘从工艺细节更可见永乐官窑的极致追求。盘底采用细沙底工艺,胎土经反复淘炼,质地纯净细腻,摩挲如婴儿肌肤;釉面莹润透亮,白中闪青,与浓艳的青花相得益彰,堪称永乐官窑青花瓷器佳作的标准器。 本器物虽体量硕大、烧成难度大,却在修胎、绘画、烧制等环节精益求精。作为永乐青花的杰出代表,此件菱口折沿盘不仅承载着东西方文明交融的历史印记,更是中国古式制瓷艺术的集大成者,历经六百年岁同流转,品相完美,依然蓝白辉映,散发着动人心魄的魅力,值得后世细细品位与珍藏。 附旧配定制包装布匣,上博标签及编号46776。 永乐青花被誉为我国青花瓷的黄金时代。明代自洪武时期建立御窑厂始,至永乐一朝,启用宦官监督制度,“钦命中官一员,特董烧造”,可令皇帝的意志,通过宦官而直达窑场,使得此一时期烧造之御瓷无论釉色、器形、装饰花纹皆臻至完美。且自永乐三年始,重开海外经贸,弘化天朝圣德,中外交往密切,造型及纹饰上多有相互交融,可谓集古今之菁华,融中外之风格,开启青花瓷器之巅峰时代。清人蓝浦于《景德镇陶录》中赞曰,“永窑……土埴细,质尚厚,青花深翠,式样精妙,若后来仿制者殊差!”。 又清人唐秉钧《文房肆考图说》卷三有“古瓷重青器,至明而秘色已绝。皆纯白,或画青花,或加五彩。永窑亦足贵重,乐德二窑,皆内府烧造,以棕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文中所载苏麻离青,又名“苏泥勃青”,为永宣时期特有的进口青料,有关苏麻离青的最早记载,为成书于万历十七年王世懋的《窥天外乘》。书中认为:“宋时窑器,以汝州为第一,而京师自置官窑次之。我朝则专设于浮梁县之景德镇,永乐、宣德间,内府烧造,迄今为贵。其时……以苏麻离青为饰。”可见即使在距离永乐朝不到二百年的万历时期,永宣以苏麻离青为装饰的御瓷即已市值颇高。 参阅:《天民楼藏瓷》,香港艺术馆编,香港市政局,1987年,图6。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瓷器卷(明代)》,中国国家博物馆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图20。 《大英博物馆藏中国明代陶瓷(上册)》,霍吉淑 著,故宫出版社,2014年,第151页,图3-35。 香港佳士得,2010年5月31日,Lot1852(成交价6,020,000港元) 第1747号拍品至第1758号拍品为同一沪上老藏家友情提供
拍卖会名称
朵云轩2025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玩物怡趣——瓷器文玩专场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港澳台及海外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
后台管理
Copyright © 1995-2012 n21ce.com Powered by
北京世纪易格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2011126 62011128
京ICP备120180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