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荣宝2024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 一念莲花开·佛教典籍与古籍善本
845 麓山寺碑
上件拍品 下件拍品
图 录 号 845
拍品名称 麓山寺碑
尺寸(CM) 32.5*18cm
作者/年代 /
质地/形式
钤印/款识 /
估价 RMB:2500000-4000000
备注 宋拓本 1册

提要:此本拓工装裱精洁,与大部分宋拓都有涂描不同,此拓通篇无前人涂描,非常干净。结尾“江夏黄仙鹤刻”诸字完好无损,元明拓本“黄仙鹤”三字损泐。又“上计于京不偶兹会赞曰”、“太虚”字清晰可见。侧面视之,墨光中发出紫青色光芒,与前人所记宋拓同。为南宋初年精拓本。为明末清初文人兼收藏家彭宗因旧藏,谢无量题书签。钤有彭宗因印、彭宗因鉴藏印、季亲鉴藏子孙永保、寤歌室书画印、胆欠大心尚小行欠安、叶加南藏、叶氏赏珍诸印。鉴藏者彭宗因,明末清初浙江嘉兴人。字季亲。清代著名诗人彭孙遹叔祖。生性淡泊,常以品茗赋诗种卉药自娱。小轩结构楚楚,聚法书名画、古尊彝摩挲,几席绝点尘,士大夫无不屏车从,角巾野服,欣赏清言竟日。收藏有《文征明自书诗册》、《王穉登飞鸿贴》等。卒年六十九。』《槜李诗系》卷十七:“宗因,字季亲,绍贤季子。少为诸生,后弃去,与高僧耆宿结社赋诗。有《寤歌室稿》,私謚‘节隐先生’。”

此碑楠木板封册页装,共计48开,约1427字,朱笔句读,绵纸精拓,墨气焕发,拓工整洁,内封谢无量题写书签“宋拓岳麓寺碑 无量题”,第二十七行“江夏黄仙鹤刻”六字未损,“上计于京不偶兹会赞曰”等字清晰可见,是南宋拓的上乘之作。朱印累累,经明末清初诗人彭宗因旧藏。
经考据,此拓有以下珍贵之处:
1、此拓是为宋拓,拓制稍早,保留了李北海书法的神韵。此碑原石不精,漫漶过早,早在宋时即开始剜改,而未剜拓本绝少。后明代又经大剜,字形精神已变,至清代更甚,几失面貌,因此越早拓本越显珍贵。
2、据统计北宋拓《岳麓寺碑》今存五六件,南宋拓虽前辈学者著录较多,但大多为公藏,市面上可流通者并不多,数量稀少。
3、具有珍贵的文物价值。上海图书馆藏三件南宋拓本,分别为:何绍基本(馆藏号:17A333),陆恭藏本(馆藏号:88B2683),汴行本(馆藏号:48B834),其中陆恭藏本仅存下半,汴行本全本涂描和霉斑,裱页脆化,都被评定为国家二级文物的标准。此拓卷全,品相较好,若按公藏标准,此拓当属较高等级。
《岳麓寺碑》的鉴定
此碑在宋时就经剜洗,字形改变,后世逐渐损泐,且明时又经剜刻,致使错字讹误较多。《岳麓寺》拓本的鉴定鉴赏,历来文人学者多有关注。今参考张彦生《善本碑帖录》,仲威《中国碑拓鉴别图典》,马子云、施安昌《碑帖鉴定》以及陈郁《麓山寺碑北宋拓本的鉴定与递藏》一文,进行分析整理。
据陈郁《麓山寺碑北宋拓本的鉴定与递藏》一文统计,存世的北宋拓本共计有五种:苏州博物馆之完颜景贤本,现存沪上嘉树堂之赵世骏本,故宫博物院之太仓毕氏本,故宫博物院之张效彬本,常熟翁氏本。
北宋本十六行“若冥搜想”之“搜”字完好,至南宋右上部剜挖成“曲”部。
迄于南宋时,此碑经剜改,清人赵世骏在跋《宋拓岳麓寺碑》中提到:“以余所闻,碑自南宋时已为妄人开凿,谓之洗碑。”北宋拓存世屈指可数,大多公藏,南宋精拓市面流通无多,更显珍罕。
张彦生《善本碑帖录》对南宋本的考据:所谓南宋拓本,“搜”、“闱”二字挖过,后“江夏黄鹤刻”等字完好,“上计于京不偶兹会赞曰”等字可见,较明拓多百余字。
马子云、施安昌《碑帖鉴定》对南宋本的考据:南宋拓本,十六行“搜”字右上半,已剜作“曲”字。又此行末“闻”字损而未剜。十九行“高闱”之“闱”字损而未剜。廿三行“其二幽”之“幽”字损而未剜。又“左豁”之“左”字损而未剜。廿四行“佛日环照”之“环”字右下半损。廿五行“四”字损。二十七行“江夏”二字已损。然“且上计于京”上之“别乘乐公名光”等字尚存。
仲威《中国碑拓鉴别图典》对南宋本的考据:
三行“地位嘗高者”之“嘗”字左半已泐,“高”字左半亦泐,右半剜挖成“馬”字狀,“與炎漢”之“與”字右半泐。十六行“若冥搜想”之“搜”字右上部剜挖成“曲”部。十七行“牧伯萃止”之“止”字剜挖成“心”字。二十四行“佛日環照”之“環”字右側未損。二十七行“江夏黄仙鶴刻”未泐。
陈郁《麓山寺碑北宋拓本的鉴定与递藏》一文以清末大鉴藏家赵世骏在《北宋拓麓山寺碑曼陁羅室藏本》后两段跋文,总结了拓本鉴别之考据:故雖‘黃仙鶴本’字形已方幅笨滞,全失北海手意。其間鑿失之字蓋不可勝計,尤訛謬者如‘阿若冥搜’之‘搜’字,其右上‘臼’並中直鑿爲‘曲’字;‘碩德高闈’字之‘闈’字中‘韋’,鑿爲‘囗’形(北海書,‘諱’字於‘韋’旁多貫下至‘口’,想此字亦然,故誤),殆不成字。……光緖三十有一年歳在乙巳(1905)六月二十日,南豊趙世駿記”。
综各家之说,以张彦生之说较为简洁允当。此本“搜”、“闱”二字挖过,后“江夏黄仙鹤刻”等字完好,“上计于京不偶兹会赞曰”等字可见,是为南宋拓当无异议。
至于明代已大剜刻,字全部无秃残,剜刻特精,此时碑虽未残,然其名字已有不同损坏。而且,又有重剜错数字,故较宋拓相差远矣。
北宋《岳麓寺碑》据考察存五种,今以各公私藏北宋名帖进行对比。嘉树堂之赵世骏本(曼陀罗室藏本)虽为北宋本,纸墨精神最佳,民国时出版为字帖,惜经过水浸。
南宋拓上海图书馆陆恭本《岳麓寺碑》与上海图书馆何绍基藏本相近,然拓工远胜之。自第十七行“华洊臻”始,前缺九百余字,存全碑字五分之二。因此本洁净,字口清朗,可视为标准件作对比。以十九行“硕德高闈”之“闈”开看,至南宋时内“韦”字已经剜成“车”。此四种中,以故宫本最优,曼陀罗室藏本漫漶不清,此彭宗因南宋本较上图陆恭本较厚重,字体精神更接近北宋。
再看第二十七行“江夏黄仙鹤”,至南宋时,此未泐。首字“江”字左部“工”来看,故宫张效彬本与此拍品彭宗因南宋本结构相近,嘉树堂之赵世骏本(曼陀罗室藏本)与上图陆恭本相近。按照一般经验分析,碑表面剥蚀,裂纹会逐渐加深,但笔画会逐渐变细,观此四字,故宫张效彬本与此拍场彭宗因南宋本当属较早拓本,因“工”字上接笔处尚且清晰,而随着无论自然侵蚀或是人为的破坏,裂痕都会逐渐加大,此嘉树堂之赵世骏本(曼陀罗室藏本)与上图陆恭本“工”字接缝剥蚀较大,或属稍晚拓本。“夏黄仙鹤”四字,南宋本整体笔画渐瘦,不如北宋本神完气足。而上图陆恭本与此场彭宗因本,虽皆为南宋本,但上图陆恭本字画明显光滑许多,不如此场南宋本丰朗神气,字画朴厚涩重。
对比来看,此场彭宗因南宋本较上图陆恭本更加厚重滞涩,精神稍近原碑,而上图陆恭本存五分之二,可见此彭宗因南宋本在品相上胜出许多。北宋沪上嘉树堂之赵世骏本因遭水浸,大多漫漶,字迹有的模糊不清,特为可惜。故宫博物院之北宋张效彬本笔画厚重且清晰,在多数字形结构上与此拍场彭宗因南宋本相似。
综上所述,此拓为盛唐书家李北海最为重要的传世经典《岳麓寺碑》,其文史价值卓越,李邕传承家学,在书法上的造诣最高,受到清代文人的推崇备至。此拓传承李北海书法雄强、结构宽博雄浑的特点,是经典的范本之一。在版本,经仔细比对,较之上图本陆恭本稍优,品相稍优于沪上嘉树堂之赵世骏本,与故宫博物院之北宋张效彬本风格相近。此拍场彭宗因南宋本存世珍罕,品相较好,字墨精神尚佳,可作为传世经典法帖。
拍卖会名称 北京荣宝2024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一念莲花开·佛教典籍与古籍善本
合作伙伴
中国嘉德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保利
北京保利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翰海
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匡时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西泠拍卖
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 广州华艺
广州华艺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中国文物信息网 中国文博网
中国国家文物局 中资源_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 后台管理
Copyright © 1995-2012 n21ce.com Powered by 北京世纪易格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2011126 62011128
京ICP备120180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