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云轩2024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 云集——中国书画夜场
766 为周少麟作海瑞像
上件拍品 下件拍品
图 录 号 766
拍品名称 为周少麟作海瑞像
尺寸(CM) 137×68.5cm
作者/年代 程十发 / 1979年作
质地/形式
钤印/款识 / 款识:海刚峰造像。一九七九年建国卅周年大庆,少麟兄上演尊翁信芳同志杰作《海瑞上疏》,令我欢忻鼓舞,百感云集,藉晨窗阳光和煦,岩桂飘香之佳节,奋笔敬造海翁造像一帧,以衷颂仰海瑞精神。廿年前信芳同志以扬海瑞精神上演是剧,后为林彪四人帮所害,蒙遭残酷打击,少麟亦受株连。今五贼已除,沉冤已获昭雪,溯五九年暮春,余亦画海瑞,故与周公同场批斗,会场一面竟成永别。今日少麟兄承父志重演海瑞,余亦能重画海瑞,同为宇内因歌颂刚峰而蒙不白之冤同志纪念。余敬将此海瑞造像奠于信芳同志之灵前。一九七九年十月一日,程十发并记于海上寓楼。
印鉴:佩韦、程十发印、大象
估价 1,200,000-1,500,000
备注 刊载:《新民晚报》,“程十发画海瑞”,新民晚报社,2013年12月14日。
说明:周信芳之子周少麟上款。

海瑞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清官之一,他以刚正不阿的性格、坚韧不拔的勇气、清正廉洁的作风,在明朝混乱腐败的官场中,留下了出淤泥而不染的光辉形象,被百姓誉为“海青天”。自清朝以来,以海瑞为题材的地方戏曲、评书、地方剧便层出不穷,逐渐衍生出《大红袍》、《小红袍》、《五彩舆》、《海瑞上疏》、《海瑞背纤》、《海瑞罢官》等许多剧目,人们将其统称为“海瑞戏”,由此可见其影响力和受欢迎程度。
京剧《海瑞上疏》是1959年上海京剧院在上级领导的建议和支持下集体创作的京剧剧目,由剧作家许思言执笔,京剧“麒派”创始人、海派文化一代宗师周信芳(1895-1975)导演并饰演海瑞,创作、排演历时近半年,于1959年9月30日在天蟾舞台首演,初名《天下第一事》,后改为《海瑞上疏》,演出后受到各界好评,1961年到北京演出亦获赞誉、反响强烈。此剧唱做繁重,十分考验演员功力。“踯躅街头”一场,周信芳运用语气、眼神和台步的变换,把海瑞自徐府出来心情变化过程表达得鲜明生动;“上疏”时抬棺上台,出狱时硕大的万民伞,表现出创作者独特的设想,颇有新意。
然而,文革期间《海瑞上疏》被污蔑为“大毒草”,周信芳受此牵连,全家都遭受残酷迫害。1975年周信芳不幸病逝于上海。1979年《海瑞上疏》终获平反,周信芳等也平反昭雪。这年10月该剧恢复演出,由周信芳之子周少麟(1934-2010)饰海瑞,获得了巨大成功。
程十发所作此帧《海瑞像》,款识之中详细记录了周信芳、周少麟父子与《海瑞上疏》这一剧目在20年间的经历以及自己与周信芳十分类似的遭遇。程十发自幼热爱戏曲、爱好京昆,他爱看戏也爱画戏,常根据戏曲演员现场的表演进行写生。程十发在50年代时曾创作过一组《海瑞的故事》连环插画并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文革期间,程十发因此遭受冲击。在一次批斗会上,他和周信芳一前一后挨在一起遭到批斗,而这也是两人所见的最后一面。
当1979年《海瑞上疏》获得平反,由周少麟在天蟾舞台重新上演之时,程十发“欢忻鼓舞、百感云集”短短八个字,已蕴含了千言万语。画海瑞像相赠,程十发内心是万分激动的,他还特地做了初创草图,他的画笔依然是坚定、沉着的,就如同他笔下的海瑞,虽然须髮斑白,但依然身姿挺拔、目光如炬,手中紧握奏疏,一身浩然正气。在海瑞身后,是遒劲的松与竹,程十发似乎将浑身的力气都投入到每一条松针和每上片竹叶上,坚贞、不屈、无畏、朴素、高洁、顽强,一切尽在这无声的画面之中。
此幅作品的史料价值极高,其背后所承载的是一份不可丢失和湮没的文化遗产,也是艺术“京海融汇”、“众星璀璨”的见证,可以称之为程十发博物馆级的作品。
拍卖会名称 朵云轩2024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云集——中国书画夜场
合作伙伴
中国嘉德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保利
北京保利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翰海
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匡时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西泠拍卖
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 广州华艺
广州华艺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中国文物信息网 中国文博网
中国国家文物局 中资源_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 后台管理
Copyright © 1995-2012 n21ce.com Powered by 北京世纪易格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2011126 62011128
京ICP备120180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