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成功案例
易胜软件
拍卖信息
网上预展
网上直播
成交结果
人物专访
业内新闻
精品赏析
朵云轩2024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 云集——中国书画夜场
740 篆书
查看大图
上件拍品
下件拍品
图 录 号
740
拍品名称
篆书
尺寸(CM)
165×39.5cm(each)
作者/年代
徐三庚
/
壬申(1872 年)作
质地/形式
钤印/款识
/
款识:植生仁兄大人属临吴纪功碑一百三十五字。壬申冬,弟徐三庚。
印鉴:徐三庚印、金罍
估价
250,000-350,000
备注
说明:上款人植生,可知有枣荫庭、周祖植,或为二者其一。一为枣荫庭,字植生,黄岩人。擅书,由欧颜入北魏,用笔劲利,行书亦有魏碑意趣。今黄岩焦坑石柜岙石柜殿壁上,有其所书石碑两块。二为周祖植,生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八月初五日生,字植生,号芝小。河南商城人。俟考。
徐三庚为“植生”临《天发神谶碑》,即《吴纪功碑》,又称《吴天玺纪功刻石》,世传为皇象书。三国吴篆书碑刻,此碑天玺元年(267)七月立建业(今南京),碑石于晋宋时已断为三段,固有“三段碑”之称。内容为吴帝孙皓为了维护其统治,制造所谓天降神谶,因而刻石以昭世。清朝嘉庆十年(1805)焚毁,此碑书法奇特,用隶书笔法作方整篆字,笔力雄强,字势奇伟,篆隶并存,每字垂笔上端方粗,下端尖细,后人称之为“悬针篆”,这种篆隶并存的书体,在通行隶书的三国时代绝无仅有,对后世书坛和篆刻艺术有深远影响。康有为都称《天发神谶碑》为“奇书惊世”。众多书家都深受它的影响,比如金农的“漆书”,还有邓石如、阮元、吴熙载、徐三庚等书家在创作过程中皆有取法借鉴《天发神谶碑》。《天发神谶碑》成就了徐三庚,徐三庚更是将他的影响进一步扩大,马宗霍曾云:“(徐三庚)工篆隶,与吴让之、赵之谦齐名,能摹刻金石文字,所刻吴皇象书《天发神谶碑》尤佳”,徐三庚也是将此碑抬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他也曾多次对此碑临摹书写,所以留存下来的临摹之作很多,有的被公立机构收藏,有的应鬻艺所需,送给了友人,还有的送给了弟子等等,从中年到晚年,长期临习过程中已有了自己深刻理解,由方俊整饬到后来的老辣含蓄。徐三庚临习《天发神谶碑》,46岁便已有临摹之作传世;48岁时临过一百七十字;62岁时为秋山纯临其百十字;以及63岁时背临三十二字。除此之外,仍存有很多临摹之作无法考究其具体时间。本作书于1872年,徐三庚47岁之时,其风格与“金罍野逸—徐三庚书法篆刻展”中展出其48岁时临《天发神谶碑四条屏》极为近似,此为“植生”《临天发神谶碑》四屏,可以看出徐三庚对《天发神谶碑》的熟悉程度,将碑刻转化为书写的创造力:其起笔横起,用笔偏方,横笔左下方下垂,比后段略显粗,由粗到细最后逐渐变粗,亦或者由起笔粗,横画后面粗细一致;竖划也是起笔略粗,中间偏细瘦,后面再下按悬针出锋,从整篇字中可以看出出锋处枯笔是常态,说明最后悬针是流畅自然,酣畅淋漓,速度较快。字形结构受当时篆书书风影响,相比于原碑也是更为修长,字重心偏上,上紧下松,有内擫之势。
拍卖会名称
朵云轩2024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云集——中国书画夜场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港澳台及海外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
后台管理
Copyright © 1995-2012 n21ce.com Powered by
北京世纪易格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2011126 62011128
京ICP备120180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