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成功案例
易胜软件
拍卖信息
网上预展
网上直播
成交结果
人物专访
业内新闻
精品赏析
朵云轩2024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 在此地IN-HERE——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专场
2001 晨起雾山
查看大图
上件拍品
下件拍品
图 录 号
2001
拍品名称
晨起雾山
尺寸(CM)
58×76cm
作者/年代
席德进
/
1977年作
质地/形式
钤印/款识
/
签名:席德进 1977
估价
22,000-25,000
备注
席德进,四川南部人。1941年考入四川成都省立技艺专科学校习画。1943年以同等学历考取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开始画油画,受庞熏琹、林风眠、赵无极、朱德群、李仲生等人的影响。1948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专。此后随军去台,任教于省立嘉义中学。1953年首次与廖未林举行联展。1957年在台北举行第一次个展,油画《卖鹅者》被选送第四届巴西圣保罗国际双年展。1959年参加第五届巴西圣保罗国际双年展。1962年应美国国务院的邀请,赴美参观考察艺术。1963年定居巴黎,并在欧洲诸国考察研究。
在此地 IN-HERE——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专场综述
艺术作品以自己的方式开启存在的意义。
在创作的时空里,艺术的现世意义被体现出来。
时空更迭以后,作品本身是可通达的么?暨上一专场现当代艺术推出“现时NOW-TIME”专场之后,我们用本场“在此地 IN-HERE”来延续和完善性地阐述艺术作品在不同时空下的转渡、嵌合与生长的过程。
艺术的在地性不是机械形式的在地、而是内容与艺术高度相融的在地。所谓的“在此地”可以狭义地解释,为某一特定场域而专门创作的艺术品,更为广泛的理解,艺术作品能够以在地的属性,连接艺术史与当代,过去与未来,成为具有“在此地”基因的、非同质化艺术的精神载体。在地的文化及社会属性,使得艺术作品伸展和通达到一种新的嵌合状态。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开端,是西方艺术“在此地”属性与本土文化的融合,转化之后,成为显现出主体状态的独立艺术体系。在此地的序列中,嵌合于一种新的势力,做逗留之后,成为归属于此地的状态。
二十世纪早期艺术家开创定基了西方在中国现代艺术的序幕并成为一种趋势和启发,是市场和学术都值得关注的艺术家,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是次【美奂纷流——二十世纪艺术】专场中国美术部分推出关紫兰、周碧初、庞曾瀛、林达川、孟光、陈钧德等作品,架构完整,来源传承有序,具有珍贵的学术和文献价值,同时也是市场热捧佳作。
女性绘画在中国史载中拉开序幕的方式,似乎要格外的难,在社会准则方面的阻力会更大,她们可能需要绘画技术高超、社会地位显赫、德行符合标准,还要有过人的气质和聪慧,在近千年男权文化影响下,能够脱颖而出的确不多。关紫兰是中国第一代跨洋留学的女艺术家,在中国现代女性艺术史中,她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1927年,关紫兰以优异的成绩从上海中华艺术大学毕业。在老师陈抱一的建议下,同年赴日留学,入东京文化学院美术部。
是件《1940年代作 自画像》是关紫兰中期作品的代表作,在众多肖像画中,自画像无疑是最为特别的。画中的她坐姿端庄从容,用笔豪放,笔触强烈粗旷,有着明显野兽派的风格,背景中的花团使景观呈现了回环往复的变化动感,释放着蓬勃向上的生命力。花枝的伸展线条,花朵的梦幻生长,由繁入简,与面部的线条相呼应而有一种视觉张力,可以感受到东方女性独有的妩媚深深弥漫在整幅画作之中。此幅作品来源于关紫兰的女儿梁雅雯女士。来源有序,有出版,是不可多得的收藏佳品。
周碧初是二十世纪中国油画的先驱者,他1920年代赴法国深造,深受印象派的影响,善于捕捉自然光景中瞬息万变的色彩,塑造了既有西方情趣又有东方韵味的独特艺术面貌,是中国现代艺术史上不可忽略的绚烂篇章。1959年周碧初回国后,先后在国立杭州艺专、上海美专和上海新华艺专任教,为培养后生奉献甚多。《印度尼西亚风景》创作于1954年,为周碧初早年艺术成就的集大成者。作品多次出版与展览,来源家属珍藏。该作将周碧初艺术生涯标志性特征熔于一炉:不同层次的色彩统筹,遒劲利落的笔触以及光色交融的韵律感,充分体现了艺术家对中国山水画的研究心得,和数十年实践中对油彩材质特性的充分掌握。
林达川是中国早期油画民族化的探索者,30年代,他赴东京美术学校学习油画,毕业后即作为侨居在日本的中国油画家活跃于日本画坛十余年。建国初期,林达川带着热情离开日本,之后在浙江美术学院执教和生活了32年,一直潜心研创作。是次上拍的林达川作品专场,皆由艺术家家属提供,或出版或展览,创作年代在上世纪70-80年代,题材涵盖风景及人物。《蓝衣女子》创作于1970年代,是少见的人物题材,有着典型的时代特征,身着蓝色外套的一名女子,扎着两个麻花辫,端坐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安静和朴实的姿态。林达川将温润的普鲁士蓝大面积运用在主体,背景的茶杯,墙上的画色彩氤氲在一起,跳跃的笔触彰显出女子的青春活力。他将绘画的语言归纳为充满情绪的点线秩序,以实写虚,从而铸就了中国早期印象派风格的经典意义。
二十世纪艺术先辈们为中国早期油画发展奠定了基础,是中国艺术自身发展的种子,燎原之星火,是“在此地”的独立延续。一直启发着后人不断地思索属于中国艺术的课题。【造域——中国当代艺术】专场推出李山、尚扬、张恩利、梁铨、罗中立、丁雄泉、季大纯、王天德、陈文骥、尹昌志等,从师承及创新来看,他们受西方学院派艺术和现代艺术的影响,在自我创造与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带来新的中国艺术革命。带着对艺术的使命感,和深刻的思考,以自我证明的方式感知和描绘对世界的看法。
尚扬的艺术创作与中国社会改革以及思潮相互呼应,使他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上极具特殊性。改革开放后,个体的自由和解放,伴随着85思潮催生了艺术家们的“人文热情”,因而社会需要自由的艺术。一次黄河流域的体验,为尚扬绘画语言找到了突破。尚扬创作于2000年的《水的记忆》,色调沿用画家著名的“尚扬黄”,迷蒙的淡泥黄色基调蕴藏了对陕西地方戏曲“秦腔”以及辽阔黄土高原的记忆。主体的渡船,用近乎平面的中国书写方式体现,以油彩模仿西方拼贴构图,布局兼容中国简洁平面架构。观众被置于岸上,远眺河上风景。尚扬从小受到父亲收藏的国画影响,造就了不浮华的艺术风格。自古中国人明了山水的意义不在于表面景色,而在于情感的寄托,尚扬将五色墨的写意晕染笔触,大面积涂色,将对土地的激情寄托于沉着统一的单色调。
自朵云轩2021年春季拍卖现当代艺术专场『云层计划』(YUN S)实验性推出艺术家陈钧德专场拍品,得到了业界广泛的关注和收藏家的认可。随后届次云层计划陆续推出的艺术家有王劼音、罗中立、马轲、耿建翌、丁方、贾涤非等。他们具备成熟的技法以及对媒材的熟稔,对艺术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具有激情、韧性、创造力,代表了当代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现在和未来,是中国当代艺术史重要的一部分。
本季『云层计划』推出张恩利、李山作品专场。两位资深艺术家在学术领域多年的探索与积累构成了其稳定的艺术市场,是次上拍的作品均是艺术家重要时期的代表作品。作为“85新潮美术”的重要代表,李山的“胭脂”系列从1989年开始延续到90年代初。1989年的“现代艺术大展”上,李山头顶红帽,身着红袍,在画有美国总统里根的脚盆里洗脚,《再见》这一行为艺术让李山在艺术道路的探索不断拓展。从抽象绘画、政治波普、行为艺术,直到生物艺术。这是一个不断背离传统、寻找自由的过程。四年后的香港“后89中国新艺术展”中,“胭脂”系列作品集体亮相,反响强烈,成为李山“政治波普”系列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是件作品是李山创作于1992年的《胭脂系列—鹅》,是典型的代表作。画中黑白色调的鹅突出于蓝色背景之上,刻意地昂首挺胸,口中衔一朵粉芯的莲花,带着杀入战场的锐气。从领袖像、五角星、鹅到白脸,“胭脂”系列着重于将政治权利与情欲魅力结合在图像中。
李山说:“胭脂”在我这里是动词,企图把什么胭脂去掉时,这并非是一种意愿或方法,而是陈说一种态度。“鹅慵懒,莲花媚俗,这些符号最贴切『胭脂』主题。”在传统佛教文化中,鹅有世俗的五德,是吉祥的化身。莲花则是高贵和圣洁的象征。这种意识形态的差异便是李山所言的“灰色地带”,是不属于某一确定的文化背景。在“胭脂”的各种主题中,鹅的画量非常少,主要是为1994年圣保罗双年展而创作。
2000年左右,张恩利的绘画经历了从人物到静物、从情绪的表达到隐藏、从热烈到宁静的转变。他对日常物品的描绘注重细节以及外观上的破损,此时他的绘画技巧很接近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容器》创作于2009年,是他典型的借用“静物画”的方式呈现他对世界的敏感观察力。似乎从画面中能见到艺术家内心的挣扎,用易拉罐随意捏合的简易烟灰缸,随性但却充满确定性的笔触将铝制容器的质感进行极为简洁的陈述,物体底部的快速用笔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知。
张恩利曾说:“描绘物的外貌也是一种肖像画——物的肖像。物体看上去是封闭的,但它像容器一样,可以容纳我的想象力。物不仅仅是物,它还意味着某种关联性——和周围场所与空间的关系,和观看者内心的与精神的联系。我想我找到了自己的艺术词汇,以及我看待世界的方式。”
云层计划将呈现两位同时代的艺术家对绘画本身的认知,以及文化、社会思潮的变化对视觉形式的影响表达。我们期待更好地为中国多元艺术生态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并进一步推动当代艺术市场的成长。
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带来的影响,中国艺术家们逐渐意识到,艺术家和艺术品需要在一个综合的艺术系统中生存和发展。1993年“后89中国新艺术”引发了西方的普遍关注,中国艺术的多元生态发展走上了既有本土文化特征又有世界语言的途径。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艺术形态上的“在此地”逐渐成为主场的独立宣言。【焕场——全球当代艺术】专场推出阿尔贝托··贾科梅蒂、萨尔·瓦多·达利、安藤忠雄、坂本佳子、森内敬子,草间弥生、毕加索、马轲、丁雄泉、席德进等当代艺术家,他们是当下艺术潮流中的一股中坚力量,大多具有良好的造型训练和艺术史思考的学院教育。无论从一级画廊市场的培养,艺术博览会的学术专业评审,以及二级拍卖市场的活跃等,都形成了自己集市场和学术地位的空间。
艺术的真诚在于能显示人类丰腴的情感直面热忱的世界,如是,如其所是 ! 是次上海朵云轩2024年春拍『在此地 IN-HERE——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专场』的甄选,从二十世纪艺术大家的索骥,到『云层计划』聚焦,顺应当下全球艺术的独立思考与多纬发展,希望能给各位奉上一场感受艺术本真的盛宴。
在此地,是一种态度。即使时空更迭,在不同的观者眼中,永远是此时此地,也是当下瞬间与永恒的集合,是ON-TIME 和IN-HERE 的结合。这种曼妙的感受,不仅仅体现在作品中,更是在艺术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文/王秀玉
拍卖会名称
朵云轩2024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在此地IN-HERE——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专场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港澳台及海外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
后台管理
Copyright © 1995-2012 n21ce.com Powered by
北京世纪易格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2011126 62011128
京ICP备120180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