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成功案例
易胜软件
拍卖信息
网上预展
网上直播
成交结果
人物专访
业内新闻
精品赏析
朵云轩2024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 云志——历代名人法书墨迹
1263 玉堂归娶诗册
查看大图
上件拍品
下件拍品
图 录 号
1263
拍品名称
玉堂归娶诗册
尺寸(CM)
尺寸不一
作者/年代
胡聘之 汪鸣銮 等
/
乙丑(1865 年)作
质地/形式
钤印/款识
/
款识:
一、右调贺新郎。吉三同年玉堂归娶,属此以赠即希指正。年愚弟罗家勋。二、右七律二章为吉三仁兄大人喜鉴。弟廖正亨。三、吉三仁兄同年大人乞假,归娶俚句志贺录呈吟诗坛敬希乞政,年小弟郑溥元拜稿。四、恭贺吉三仁兄同年大人吉席。年愚弟张英麟拜稿。五、乙丑中秋,吉三同年大人馆选后,乞假归娶赋此贺即希呈削,弟顾云臣未定章。六、俚句恭贺吉三仁兄同年大人玉堂归娶之喜即请。伯蓉弟冯肇元。七、乙丑中秋仿柏梁体五十韵奉贺吉三仁兄同年玉堂归娶大喜即正。小弟廖鹤年。八、吉三太史以乙丑捷南宫入翰林秋间乞假南旋锦衣亲迎诚一时佳话也谨赋诗一首志喜即希即政,弟林彭年未定稿。九、吉三仁兄弟玉堂归娶,吟此奉赠,时同治乙丑中秋月,涑文愚兄许其光毫。十、吉三仁兄同年大人归娶之喜,即祈粲正。年小弟邬纯暇拜稿。十一、吉三仁兄同年大人属正,弟刘恩溥书贺。十二、吉三仁兄大人玉堂归娶录拙作一首,请政之。年世愚弟,潘斯濂。十三、拙律恭贺吉三仁兄同年大人燕尔之喜即乞雅正。年愚弟朱丙寿拜稿。十四、吉三仁兄同年大人乞假归娶,俚句奉贺并乞教正。海驺弟郑守孟。十五、吉三仁兄同年大人锦旋归娶,同人艳羡,咸赠诗笺,煦未工律体,勉作效频尚翼。催妆之暇,吟政为幸。年愚弟黄煦初毫。十六、乙丑中秋,吉三仁兄同年乞假,归娶赋此赠行即正。年愚弟汪鸣銮初稿。十七、吉三仁兄同年大人乞假,归娶敬撰俚言奉贺并祈正之。年愚弟文治拜稿。十八、恭贺吉三仁兄同年姻大人玉堂归娶之喜即希吟正。弟张士芬。十九、恭贺。年馆弟松森顿首呈毫。二十、乙丑中秋前三日,古竟陵淇笙。弟胡聘之甫稿。二十一、乙丑八月,吉三仁兄同年大人将乞假归娶,率成小诗六章奉贺,即请吟正。年愚弟朱福基初草。二十二、吉三仁兄同年合卺之喜,谷心弟易子彬。二十三、拙句四章为吉三仁兄大人同年乞假归娶志喜。弟何寿增甫毫。二十四、右集葩经四章几句为吉三老禄太史大人乞假归娶志喜即希藻正。时乙丑中秋前六日,愚兄黄庆莱初稿。二十五、乙丑中元后三日作于春明南城之槐荫书屋古樊舆。年愚弟田翰墀谨跋。二十六、乙丑中秋,吉三同年将请假归娶,洵玉堂佳话也。作此奉贺。年小弟费延釐初稿。二十七、吉三仁兄同年大人粲正。弟臧谷甫稿。二十八、吉三同年大人玉堂归娶俚句志贺即希吟正。弟于建章拜毫。二十九、吉三七兄年大人属正,乙丑秋日,檀浦弟梁肇煌。三十、俚句四章奉贺吉三仁兄同年大人归娶之喜。年愚弟张端卿拜撰。三十一、奉赠吉三仁兄大人玉堂归娶志喜。乙丑中秋节前一日,瑶圃弟马永璋。三十二、吉三大兄同年大人荣列玉堂乞假归娶,诸同年各赋诗以尽其事。余勉谱金缕曲一阙,奉贺即请正拍。华廷弟庆锡荣。三十三、恭贺吉三七兄大人玉堂归娶之喜。愚弟叶炳华拜题。三十四、俚句奉贺吉三太史同年大人玉堂归娶之禧,即求郢政,时同治乙丑桂秋溯日。荔庵弟牛瑄未定草。三十五、乙丑仲秋偶成俚句即呈吉三仁兄同年大人雅正。弟吴应扬未定稿。三十六、乙丑孟秋下旬,恭应吉三年兄大人归粤就姻雅属。年小弟福臣妄题。
印鉴:峰农、溥元、张英麟印、称卿、肇元、廖樵生、彭、年、其光印信、臣纯暇印、博、泉、莲舫、朱丙寿印、少虞、臣郑守孟、海驺、煦、柳、门、治、张士芬印、吟诗、聘之、福基之印、酉山、秋月、何寿增印、海缘、翰、墀、延釐、芸舫、毂、甫、檀浦、乙丑翰林、张段卿印、马永璋印、荣印、叶炳华印、小、瑄、翠环山房、吴应扬印、福臣、海门
估价
20,000-30,000
备注
说明:
一、吴道镕题签、题跋。叶衍兰题签。陈伯陶、张学华、桂坫、赖际熙、翁之熹、刘学询、朱汝珍、路朝銮等题跋。
二、本册是乃同治乙丑年曹公吉三馆选玉堂归娶,朝中同僚大多同年馆选赠诗词者众,如晚清重臣、山西巡抚,洋务派主将之一胡聘之、中国清代徽州藏书家、古籍整理家、刻书家汪鸣銮等,是为保留至今少见的晚清考选庶吉士制度的见证物。馆选制度是明代创立的一项制度,它的实行对于处在传统专制社会晚期的清代的政治、文化及社会生活诸方面产生过重要影响。由它塑造出的庶吉士群体代表着清官僚群的最高文化层次。它集作养与登进于一体,是培养高级文官的重要措施。
吴道镕(1852-1936),广东番禺人。原名国镇,字玉臣,号澹庵。光绪六年进士,授编修,后以讲学终其身。著有《屈翁山墓碑》等书。“岭南近代四大家”之一。叶衍兰(1823-1897),清代官员、书画家、词人,为清代词坛“粤东三家”之一,人称“南词正宗”。字南雪,号兰台,广东广州府番禺县人。陈伯陶(1855-1930),号象华,一字子砺,东莞中弄堂凤涌人,光绪十八年(1892年)中壬辰科进士,殿试获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文渊阁校理、武英殿协修。后又任国史馆协修、总纂。云南、贵州、山东乡试副考官。江宁提学使、江宁布政使。广东教育总会会长。其书法工整,以楷体见长。著有《瓜庐文乘》、《瓜庐诗乘》等。张学华(1863-1951),字汉三,号暗斋,广东番禺人。1890年进士,历任翰林院检讨、国史馆协修等,长于诗文、 书法。桂坫(1867-1958),广东南海人。文灿之子。早年入读广雅书院和学海堂。1894年举进士,入翰林院,授检讨,曾任国史馆撰修官、浙江严州知府。1915年任广东通志馆总篆。赖际熙(1865-1937),字焕文,号荔垞,增城增江人,客家文化社会活动家、新兴客家学奠基人。赖际熙幼时攻读于广州广雅书院,清光绪十五年(1889)中举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的科举考试中进士,钦点翰林,授国史编修,再晋国史馆总修、总纂。民国二年(1913)任香港大学中文总教习兼教授,创办中文系、学海书楼,一生专心从事中文教学与国学传播和研究。赖际熙是香港崇正总会创建人之一,在旅港客籍社会享有崇高的威望。翁之熹(1896-1972) 江苏常熟人。天津市医学图书馆创建人之一。刘学询(1855-1935),广东省香山县人(今中山市),一代赌王,广东首富。曾任李鸿章首席幕僚,私下捐助孙中山革命。与蔡乃煌、江孔殷、锺荣光三人合成广东文坛四大金刚。杭州西湖国宾馆前身为其宅。朱汝珍(1870-1943),字玉堂,号聘三,又号隘园,广东省清远人,清末民初书法家、文章家。光绪三十年(1904年)末科榜眼,授翰林院编修。路朝銮(1880-1954),字瓠庵、瓠厂,别名金波,贵州省毕节德沟人,清末举人,著名国画家、书法家、诗人,雅好昆曲。为新中国成立后的上海文史馆最早的36名馆员之一。
拍卖会名称
朵云轩2024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云志——历代名人法书墨迹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港澳台及海外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
后台管理
Copyright © 1995-2012 n21ce.com Powered by
北京世纪易格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2011126 62011128
京ICP备120180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