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成功案例
易胜软件
拍卖信息
网上预展
网上直播
成交结果
人物专访
业内新闻
精品赏析
北京荣宝2023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 一念莲花开·佛教典籍与古籍善本
2142 明宣德羊脑笔泥金写本 太上说三官经
查看大图
上件拍品
下件拍品
图 录 号
2142
拍品名称
明宣德羊脑笔泥金写本 太上说三官经
尺寸(CM)
24×8cm
作者/年代
/
质地/形式
钤印/款识
/
估价
1,800,000-3,600,000
备注
材质:
水墨纸本
拍品描述:
明宣德羊脑笔泥金写本 1册 经折装 提要:整册写经万字织锦面折经装,上等羊脑笺,泥金书就,首五折泥金细绘三官讲法图,左右各立众信徒,法相庄严,注目肃穆,场面宏大,绘画精细,绘云纹牌记,后绘护法韦驮宝像。一折五行,行15字,上下泥金双界栏,内细外粗。整册书写秀美庄重,起落之笔虔诚得法,整册写经书法为明代宫廷写本流行之沈度体,金字端塑,法像庄严。历时岁月洗礼,纸质淳朴,金字沉着,展卷夺目,精妙之笔如绝伦之势直面而来。上等磁青纸,此经应为明初写经之中,灿然夺目之品,吉光片羽如是也。一微尘映世界,一瞬间含永远,佛光初现,宝之得之。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文化、文字、文物、宗教、艺术价值。 三界内外 惟道独尊 体有金光 覆映吾身—明泥金写本《三官经》 《三官经》全名《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也作《三官真经》或《三官感应妙经》,是道教影响最大的经典之一。「三官」指尧、舜、禹三位上古之时的圣贤明君,因广积功德,道高德备,故被尊奉为天、地、水三官大帝。在道教信仰中,三官是重要的神灵,分别对应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主要内容是以经文的形式对三官的职能、惩恶扬善、祈福消灾等进行说明和阐述。涉及忏悔罪过、积德行善、诵经祈福等方面,教导人们敬畏神灵、积德行善、修身养性,通过自我修行达到身心健康、家庭和睦、国家繁荣的目的。同时,《三官经》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三官经》的主要内容 《三官经》,由三部分组成:第一各种神咒,包括净心、口、身神咒, 安土地神咒、净天地解秽呪和祝香咒等。这些神咒在正式诵经时是不念的,只有在早课时诵念。其功能在于从思想上净心、口、身,安土地 等。神咒则起到“金光速现,覆护真人”的目的。 第二是天地水三官宝诰。包括开经偈、三官颂以及三官宝诰,偈是一种诗体谀神之辞, 偈文大多以四言、五言、七言为句,四句为一偈。在这里的开经偈则属 于五言体。颂则是醮坛经韵格式,用于对诸神仙真功德的赞美称颂。 颂用以歌德,一般有音乐配合,常反复颂唱。三官宝诰则是分别向天地水三官发愿,神功妙德不思议,谨运一心皈命礼。 第三经文。诵经是在做法事之前。比如现在的上海浦东三元宫在做道场时,先诵经,然后再做法事,诵经和法事分别在上午和下午进行。最后,强调诵经的作用。 《三官经》的功能 《三官经》共计 1675 字,其中叙述其功能的有 896 字,占全文的 53.5%。拜三官诵《三官经》有三大功能:治病、赐福赦罪、解厄运。强调治病的同时提出优生优育之功众,同时继续延续赐 福赦罪解厄的三大功能,尤其是在解厄运上,提出诵经可保水途安稳。 1.防病、治病之功:拜三官既然可以治病,诵《三官经》如何预防甚至于治病呢?在经文中写道:“若诵此经,病即痊愈。”……“若诵此经,即使恶疾不缠,吉星相护,凶曜退散,万祸水消,千祥云集,经通王界,福临人间。”防病治病的功能是三官信仰原初功能的再现。 2.赐福赦罪之功: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大功能固定下来,成为以后经书强调三官信仰功能的重要前提。强调诵经可得福赦罪。 “除无妄之灾,解有雠之愆,赐千祥之福,脱九厄之难,离三途之苦,痴蠢康泰, 削去原罪,拔除冤根,永消愆尤。”……“另外家里供奉三官经、佩带三官经也可获福免灾。“家有此经,宅舍光明,灾难无侵。佩带此经,万神拥护,鬼祟永灭,心念不空,福力自 然,神力扶持,随心应口。”如江苏海州地区的姑娘,还保留有出嫁时要手捧《三官经》,头戴三官巾,怀揣三官镜的习俗。 3.解厄运之功:解厄运强调的是诵经可以确保水途安稳。三官经解厄运确保水途安稳的功能。 赐福赦罪解厄运是三官信仰的重要功能,而且《三官经》将治病这种原初的功能加入进来,并注重吸引女性信众,强调诵经安胎、保胎,胎教之功等,强调胎教是三官经的独特之处。又从解厄角度注重诵经可保海运安全,以吸引信众。这些 功能促进了三官信仰的发展,缓解了一部分信众的心理压力,自从唐宋时诞生以来,吸引着各方信众。使得三官信仰得以流传。 “三官”信仰历史悠久,究其渊源,可追溯到老子沿袭周礼的历史——“老子尝为周柱下史,习于古礼三官之名”。在道教内部,则一般都会追溯到东汉末年五斗米道的 “三官手书”信仰。在五斗米道后,魏晋南北朝乃至隋唐时期, “三官”信仰一直传续不息。目前河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武则天除罪金简就是唐代皇家三官经信仰的重要历史文物。金简正面镌刻双钩文字63个:“大周国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岁庚子七月庚子(700年)七月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由于在道教灭罪法中,“上章”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所以金简做为武则天向中岳嵩山天官除罪所用而被胡超登嵩山之顶峻极峰投下。由于皇家的信奉,唐代以后逐渐被道教各派所重视。大概到了南宋, “三官”信仰明显有加强的趋势,“三官”的地位以及功能都出现了新的变化,甚至开始出现供奉三官的庙宇。《三官经》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相关记载,在传承过程中,经文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同时也出现了多种版本和流派。 在道教信仰中,三官信仰与三元节有着密切关系。三元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这三个节日分别对应着天官、地官和水官的诞辰和得道升仙之日。因此,在三元节期间,道教信徒会举行各种仪式和法会,祈求三官的保佑和赐福。三官信仰作为道教信仰体系之一,但同时也是广泛传播的民间信仰,其本身存在已经模糊了道教和民间信仰的明确界限,可以说三官信仰在中国是一个与人人都相关的有着深厚信仰基础的十分独特的存在。 道教作为中国传统宗教之一,以其独特的道教戒律和信仰体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民间信仰,道教与世俗生活的联系逐渐加深,道教在民众的意识形态上扮演重要的角色,道教活动变成民众世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的影响更加深入和广泛。在古代社会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终明一代,明皇室由于统治的需要,基本保持了崇奉道教的国策。 道教从明初开始就得到明皇室的扶持,结下了深厚渊源,著名道士也受到优待。明太祖朱元璋时,道教领袖张正常受封品秩正二品的正一嗣教真人,又多有征召高道入朝为官的举动,但明太祖在崇奉道家之时又抑制其发展,不脱离掌控,使其成为国家统治的润滑剂。明成祖朱棣时,极力崇奉真武大帝,在武当山修建了规模巨大的宫观群,但其对道教态度继承了太祖的思想,对道教既崇又抑,将其当成维护统治的工具。仁宗、宣宗也都崇奉道士,但基本遵循了既崇又抑的政策。到英宗、代宗时,崇道的同时对道教的管理逐渐放松,至宪宗时对道士崇奉更甚之前,道士加号真人、高士的不可胜数。至明世宗,对道教的尊崇和礼遇更为突出,“嘉靖一朝,始终以祀事为害政之枢纽”,使得道教的政治地位得到明显提高。世宗之后的明穆宗至明思宗时期,皇室在信奉的同时也开始限制道教势力。穆宗继位后,采取了一些限制道教的措施,但对真武大帝仍很尊崇。之后的明神宗亦痴迷道教,神宗之后,明熹宗亦崇道,《明史·霍维华传》载其亦喜爱炼丹修道。明思宗起初信奉天主教,后亦甚崇道。终明一代,近乎所有皇帝都尊崇道教。宫廷之中,还生活着大量的后妃、宦官,他们对道教也有虔诚的信仰,对皇帝、国家政策和社会风气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明代开创了道教在历史上的新局面,对道教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力。此件明代羊脑笺泥金写本《三官经》即是宫廷在此背景之下而精心所制。 全卷璀璨金泥所书,载于温润泛光的玄青羊脑笺上,金碧辉煌,非显贵不能制作。五十六个半叶,全长约4.64米。封面签条题「金字三官经/明李东阳敬书/赖古堂珍」。 卷首泥金绘道教说法图及故事图,各两个半叶,共四个半叶。末有护法图及牌记,同为泥金绘。图绘线条飘逸脱尘,不染匠气。亭台楼阁,绘制严谨,参考界画手法。反应明代绘画心手自由。泥金书写因金泥阻力大,且越是精良稠密之金泥,书写越滞涩。须经过专门练习,方能书成。此卷书法流丽,遒劲饱满。「玄」等清讳均不避。 瓷青纸,亦名磁青纸,因其由靛蓝染料制成,色泽如宣德青花瓷,故有瓷青之名。瓷青纸并非明代首创,实际上五代至宋时就有相同制法的染色纸,颜色与瓷青纸十分相近,名鸦青纸、青藤纸等。黄庭坚就曾作诗《求范子默染鸦青纸》:为染溪藤三百固,待渠湔拂一床书。瓷青纸常用于撰写佛经或绘佛像,一般常用泥金银方式书写,唯有如此才配得纸的名贵,两相搭配,才托衬得起佛经的庄重威严。 瓷青纸除了自身显贵,还可以加工成另一种赫赫有名的纸笺——羊脑笺,也是一种极其名贵的写经纸。为明代著名皇家御用写经纸,为磁青纸中的极品,清人沈初便曾在《西清笔记》中记录羊脑笺的制法:「羊脑笺以宣德磁青为之,以羊脑和顶烟(松烟)窑藏久之,取以涂纸,砑光及砑成锻纹而成笺。黑如漆明如镜,始自明宣德年间制作,以泥金写经,历久不坏,虫不能蛀,今内城唯一犹传其法。至今山西杨氏犹积藏此帋数千张,每张价值百金以上,甚宝贵之。」可见清人已认为羊脑笺价值极高。羊脑笺色泽深郁含蓄,漆黑亮滑,由于制作繁复,一直为宫廷皇家所用,可惜的是,这种工艺也早已不传于世。 明代道教泥金写本非常少见,公藏者,《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录两种,未知是否有扉画。本品与之为同种类,且有扉画及尾画。 《中国古籍善本总目》载浙江图书馆藏明代泥金钞本《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一种,为浙图重要收藏之一,曾在建馆一百二十周年纪念展上展出,也收录入《浙江图书馆所藏珍品图录》,评语为「极精」,其图绘风格与此本完全一致,当为同时代人抄写。而此本书法风格较浙图所藏似乎更为古雅。
拍卖会名称
北京荣宝2023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一念莲花开·佛教典籍与古籍善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港澳台及海外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
后台管理
Copyright © 1995-2012 n21ce.com Powered by
北京世纪易格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2011126 62011128
京ICP备120180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