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成功案例
易胜软件
拍卖信息
网上预展
网上直播
成交结果
人物专访
业内新闻
精品赏析
2023春季拍卖会 --- 法书楹联
963 李鸿章 行楷书七言联 立轴
查看大图
上件拍品
下件拍品
图 录 号
963
拍品名称
李鸿章 行楷书七言联 立轴
尺寸(CM)
128×31cm×2
作者/年代
李鸿章 (1823~1901)
/
质地/形式
钤印/款识
/
估价
100,000-150,000
备注
材质:
团龙纹笺本
题识:
钤印:太华殿大学士、李鸿章印 款识:李鸿章。
形制:
立轴
拍品描述:
文物公司旧藏 晚清是历史骤变,风云际会的时期。凡顺应潮流而能穷则思变者,多具有经天纬地之才,其政事、学问、才艺俱为不朽者多矣。李鸿章在时代浪潮之中乘风破浪,无疑是历史长河中的佼佼者。其镇叛军、开洋务、倡留学、图自强、重外交等事功,风度神采令人叹服。虽其文人出身而绝非腐儒、俗儒之流。《清史稿·李鸿章列传》对其称颂备至。他反复建议“朝廷力开风气,破拘谨之故习,求制胜之实际”。他反对士大夫囿于章句之学,力求自强之策。其书法的贡献,常被其武业所掩。 《李鸿章列传》中记载其学书经历,对其书法的理解有所帮助。“居,恒好整以暇,案上置宋拓兰亭,日临摹百字,饮食起居皆有恒晷。长于奏牍,时以‘曾李’并称云。”这里透露出来的信息是李鸿章喜欢书法,而且以晋人为宗,政事虽忙不废日课,日常生活很有规律。像这样一位潇洒脱俗之名流,艺术气质有些独特,其书法风格应该是与众不同的。 李鸿章作为庙堂之臣,无疑属于宫廷书法的范围。晚清名臣中,湖南的重臣占据主流,湖南曾国藩、左宗棠皆有书名。李鸿章曾入曾府,为曾氏弟子。他的成就堪与曾、左媲美,其创办的“淮军”与曾国藩的“湘军”、左宗棠的“楚军”齐名,皆为清兵的主要依靠。曾国藩的性格内敛凝厚,投入曾国藩幕府时,李鸿章还跟随其学习书法,早年他的书法明显继承了老师的特点。合肥李鸿章故居展览馆便陈列有李鸿章临摹的《兰亭序》《圣教序》长卷。到了晚年,李鸿章便把书法作为养生之道,家藏《兰亭序》,每天临摹百字,即使在北京贤良寺养病期间,仍坚持临摹《兰亭序》《圣教序》及颜真卿的《争座帖》,一边临摹,一边体会,“两序”书帖伴随了李鸿章的一生。 此七言联便能明显看出李鸿章的帖学书风,尤其是有赵(孟俯)体的影响。他在《致昭庆弟》中强调学书宜临摹大家之作,尤其是赵体:“兄从涤生(曾国藩)夫子游时,授书法云,其落笔结体,以珠圆玉润四字为主。前以活字济弟不足,今后以圆字成其功。”他看到赵体“珠圆玉润”之特点,以“活”、“圆”来解释其审美特点,体会其情致。 上联中“空山木落”取自宋词赵希明《霜天晓角·空山木落》:“空山木落,月淡阑干角。”,“散秋影”出自洪迈《上清宫》:“松风生夜凉,萝月散秋影。”上下联句又可见张栋诗:“流水声中停客舫,夕阳影里挂渔罾。空山落木散秋影,孤馆月明生夜凉。”这是写景诗,描写的是秋夜山谷的幽静景色,它的妙处在于以动衬静,清新自然。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木落”,引出散开来的“秋影”。空谷传音,愈见其空,秋夜月明,愈添凉意,充满了绘画的境界。对联书法用笔以圆为主,兼之以方、侧,显得洒脱畅逸,在其点划撇捺及笔墨之中,能窥其平和简净的心境,体会这位晚清名臣的学识品行与内在修养。尤需指出的是,此联书写在手绘吉祥纹样蜡笺上,品相接近完美,更觉难得可贵。
拍卖会名称
2023春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法书楹联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港澳台及海外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
后台管理
Copyright © 1995-2012 n21ce.com Powered by
北京世纪易格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2011126 62011128
京ICP备120180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