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春季拍卖会 --- 中国近现代书画(二)
563 齐白石 柳溪村居图 立轴
上件拍品 下件拍品
图 录 号 563
拍品名称 齐白石 柳溪村居图 立轴
尺寸(CM) 73.5×39cm
作者/年代 齐白石 (1865~1957) /
质地/形式
钤印/款识 /
估价 500,000-800,000
备注 材质:
水墨纸本

题识:
钤印:木人 款识:此画条第二层,此远山更显。然易见用笔,带水至多而能有苍劲,是可佩也。白石记。

形制:
立轴

拍品描述:
文物公司旧藏 综观齐白石一生的艺术创作,他的山水画创作开始最早,也最先确立自我风格,最具独创性和革新价值,受到的攻击和误解也最深,因此,存世作品相对较少,大多为师友知己所绘,少应酬而多精品。 1902到1909年的“五出五归”是株守家园的齐白石第一次走出湖南,他游历了半个中国,阅历增长,见识到了真山实水,开始确立自己独特的山水画风格。齐白石通过“行万里路”,在旅途中随时收集素材,画过很多写生稿,甚至在他的日记和诗稿中,都有写生小画稿。这些写生稿大多以墨笔勾勒山石的大致轮廓形貌,并作一些标记,但不作色。这些不拘泥于细节的写生稿,有利于齐白石以后创作中删繁就简,抓住景物的特征。 1917年,平静的乡居生活被愈演愈烈的兵匪之乱打破。迫于无奈,55岁的齐白石不得不再次来到北京,并于1919年定居于此。当时北京画坛比较盛行吴昌硕一派具有金石趣味的大写意花鸟画,齐白石学习八大山人的冷逸画风颇受冷遇,画作很少有人问津,这对于依靠卖画养家的齐白石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所幸的是,陈师曾独具慧眼,十分欣赏齐白石的印章和画格,两人结为莫逆之交。陈师曾见齐白石卖画生涯十分萧条,便劝他大胆变法、自创风格。于是,齐白石开始“十载关门”的“衰年变法”。 在此期间,齐白石的山水画进一步走向成熟。他开始尝试创作一些尺幅较大、构图更为复杂的作品。这一时期他的山水画都是忆写家乡的景物或远游所见,将远游的画稿重新剪裁、组合,描绘自然中的山光水色、晨曦夕照、雨雾云影,题材清新,颇富生活气息。构图上主体突出,少程序化,重现场感。在用笔上,多为粗笔山水,非细笔繁皴,有金石气。 在“卅年删尽雷同法”的艰辛探索中,齐白石的山水画日益成熟,走向创作的高峰。从拘谨纤细的“小写意山水”进入纵意挥毫、一气呵成的“大写意山水”阶段。此作可称得上是这一时期的逸品。画面的主体部分被巍峨高耸的远山占据,湖边散落的房舍构成中段,他在画幅下端增添了坡岸丛树,并以大笔横扫淡墨营造晨雾满湖的情景。他的山水画保留了较为简洁的构图,并不以巨壑丛树为能事,画面所表现的对象简少,以具有生活情趣和现场感的景物作为画面主体。这种简洁的构图方式明显受到了他的大写意花鸟画的构图模式影响,有别于当时其他山水画惯常的构图方式。 从画上可以看出,齐白石在山水技法上的特点是喜用雄壮浑圆的线皴来表现崇山峻岭,近岸疏柳两株以笔使转写出,这种具有金石气的线条和他“衰年变法”期间的花鸟画用线一致,充满力量和纵放之气,摆脱了早年线皴的纤弱细密。诚如他在画上的题识所言,“用笔带水至多而能有苍劲”,全幅近似于米氏云山,画出了烟雨朦胧之感,富于气韵,实与虚、线与面、黑与白的对比在此作中妙不可言,无怪乎老人自矜“是可佩也”。

拍卖会名称 2023春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国近现代书画(二)
合作伙伴
中国嘉德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保利
北京保利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翰海
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匡时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西泠拍卖
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 广州华艺
广州华艺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中国文物信息网 中国文博网
中国国家文物局 中资源_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 后台管理
Copyright © 1995-2012 n21ce.com Powered by 北京世纪易格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2011126 62011128
京ICP备120180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