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精诚所至2023春季拍卖会 --- 中国书画专场
412 秋林读画图卷
上件拍品 下件拍品
图 录 号 412
拍品名称 秋林读画图卷
尺寸(CM) 引首:24×76cm 约4.1平尺、画心:24×116cm 约2.6平尺、后跋:24×184cm 约4.0平尺
作者/年代 明 文徵明 /
质地/形式
钤印/款识 /
估价 RMB:500,000—800,000
备注 签条款识:明文衡山山水真迹。癸未(1943年)冬至日。 引首钤印:双清堂(白文)、秦裕(白文)、仲文(白文) 引首款识:癸未(1943年)冬日,仲文秦裕。 引首释文:衡山真迹。 钤印:停云(朱文)、文壁印(白文)、悟言室印(白文) 款识:征明。 后跋钤印(1):秦裕(白文)、仲文(白文) 后跋款识(1):有明四家之画流传今日者,文、沈多于唐、仇。而文、沈之中,文又较多于沈,此为人所习知者也。然衡山之作虽寻常所谓必真者,仍未免歆于重名,出同时人伪讬耳。此卷笔墨峭精,秀雅绝伦,是公中年之作,苗发无疑者。前有韩君慎先收藏小印,慎先识别古迹甚精,数见其藏流落市肆,绝鲜伪者,则此图更多一重明证也。癸未(1943年)长至日,梁子河村人秦裕题于双清堂。 后跋钤印(2):黄宾虹(白文) 后跋款识(2):文衡山生平致力于王摩诘,所谓有唐人之细而去其刻划者也。此卷笔苍墨润,正是临摹有得,炉火纯青之候,鉴者宜什袭珍之。乙酉(1945年)初春,黄宾虹。 后跋钤印(3):慎生长寿(朱文)、汪溶(白文) 后跋款识(3):文待诏画不多见,此卷笔精墨妙,洵为中年杰作,鉴者宜珍重之。满川汪溶。 后跋钤印(4):天笑(朱文)、啸谷(朱文) 后跋款识(4):世重文粗沈细,不知粗原从细来。明夫此,则放笔夫彼,无往而不利。吾故重此卷若双南金矣。乙酉(1945年)上元,法原杨秋谷。 后跋钤印(5):宗浩长寿(白文) 后跋款识(5):此卷章法布置一望而知为衡山先生之笔,况有诸君子评定于前,益足增重。展观一过,题此以志欣赏。石雪居士。 后跋钤印(6):怀民(朱文) 后跋款识(6):文待诏画真而精细者较多,粗放者较少,玩古者以稀为贵之由也。余藏有石田细笔、文氏粗笔,辄以临池而师法为幸也。是卷设色淡雅,用笔精劲,实为文氏中年得意之作。雪窗展卷,犹如置身于芝兰之室。怀民识。 后跋钤印(7):苏(朱文)、庚春之印(朱文)、率真(白文)、楼荫(白文) 后跋款识(7):博陵后学苏庚春拜观并识于京华之春雨楼。 后跋释文(7):文待诏为明季吴门四大家之一,作品流传于世上,得者视如拱璧亦观,此秋林读画图卷笔墨清润,脱尽凡俗之气,卷中虽无署名,但一望而知为文氏之作,无疑且存有当代诸名贤鑑家题跋钤印,更为难得可贵也。 鉴藏印:际昌曾观(朱文)、秦仲文鉴赏印(朱文)、高名凯(朱文)、慎先秘玩(朱文)、陈幼兰(朱文)、高名凯鉴藏印(白文)、缓盦鉴藏(白文)、名凯珍藏(朱文) 展览:菊坡美术馆主办《思君十二时辰—中国传统人物画展》,2023年6月。 备注: (1)秦仲文题引首、题跋;黄宾虹、汪溶、杨啸谷、徐宗浩、周怀民、苏庚春题跋。 ①秦仲文(1896—1974),初名裕,字仲文,河北遵化人。工山水,宗法清初四王。历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京华美术学院、北平艺专教授,解放后任北京画院画师及院委。 ②黄宾虹(1865—1955),安徽歙县人,生于浙江金华。诗、书、画、印皆精,山水尤绝。近代山水名家,为西泠印社早期社员,曾任故宫古物鉴定委员,杭州国立艺专教授等职。 ③汪溶(1896—1972),安徽歙县人。曾任北京画院画师、院委。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写意花鸟画。与张大千交厚,大千数度至北平皆住在汪宅。 ④杨啸谷(1885—1968),名江原,号竹扉,字啸谷,四川临邛人。近代著名考古学家、鉴定专家、金石家、画家、书法家。曾在四川华西大学执教。为张大千好友。 ⑤徐宗浩(1880—1957),名宗浩,字养吾,号石雪居士,祖籍江苏武进,生于北京。曾任中央文史馆馆员。 ⑥周怀民(1906—1996),江苏无锡人,现代美术家。曾入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师事吴镜汀,后相继在北平京华美术专科学校和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教。 ⑦苏庚春(1924—2001),河北深县人,著名书画鉴定家。早年曾随韩慎先学习书画鉴定多年。曾为国家文物鉴定委员,广东省博物馆顾问。先生不独精鉴书画,书法、篆刻亦擅。其书宗钟繇、王羲之,淡雅飘逸,深为藏界所赏。 (2)韩慎先旧藏;高名凯、魏际昌、陈幼兰、魏际昌鉴藏。 ①韩慎先(1897—1962),著名书画鉴定专家。北京人,久居天津,其父韩麟阁曾为清吏部官吏,其与翁同龢曾孙翁之熹为姨表兄弟。是新中国早期书画鉴定权威之一,与张珩、谢稚柳同为首批书画鉴定小组成员,任职天津艺术博物馆副馆长。与苏庚春交往甚深。1962年逝世后,由刘九庵接替其职务。 ②高名凯(1911-1965),福建平潭县人。著名理论语言学家、汉语语法学家和文学翻译家。曾任燕京大学国文系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与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吕叔湘齐名。 ③陈幼兰,安徽庐江人,为高名凯夫人。曾任法国里昂大学图书馆馆长助理。 ④魏际昌(1908—1999),河北抚宁县人。胡适弟子,一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曾任东北大学中文系教授、西北大学中文系教授。 按: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为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文徵明曾学文于吴宽,学书法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生平九次参加乡试均不中。嘉靖二年(1523年),以岁贡生参加吏部考试,被授予翰林院待诏之职。嘉靖五年(1526年),文徵明辞官归乡,专事创作。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文徵明去世,享年九十。其弟子私谥“贞献”。文徵明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四绝”,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在文学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是明朝中期杰出的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和鉴藏家,是大器晚成的才子。文徵明一生以诗文书画自娱,他的山水画大多描绘江南的园林景物以及当时文人的风雅生活。既有文人画家的天真生拙,又有浓厚的抒情味道和书卷气息。更体现了文徵明本人的审美情趣和性格气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江南文人的思想情操和审美爱好,运用“夺造化”“师自然”的艺术手法,将吴门山水之美呈现于纸绢上。这卷小青绿《秋林读画图卷》,山石皴染兼施,局部苔点密集,设色雅淡,笔墨娴静细润,属典型的文人画作。一望即令人息心静虑,尘襟涤尽。《秋林读画图卷》采用写实的手法。进门后有茅屋三椽,前后左右环栽松、竹、梅、桐诸雅植,屋前有一水流过。中间雅室之中写一高士坐榻上观画,而书僮则在旁拱手侍立。左屋为待客之所,右屋为储书画之室,此时,屋前小桥上一人则正缓步前来,整个画面清谧静寂,景色幽致,也正是明代文人所追求高隐林泉的理想境界。此《秋林读画图卷》,引首为著名画家秦仲文于癸未(1943年)春日所题“衡山真迹”四字。卷后有秦仲文、黄宾虹、汪慎生、杨秋谷、徐宗浩、周怀民、苏庚春七家题跋。画上有韩慎先、秦仲文、魏际昌、高名凯、陈幼兰(高名凯夫人)诸家鉴藏印,知流传有序,收藏脉络清晰。我们以此卷与故宫博物馆收藏的文徵明真迹《深翠轩图卷》并列相较,无论是山石、树木、屋宇、人物的用笔,还是构图、设色方法,情味韵格,都毫无二致,明显看得出是出于一人之手。韩慎先是新中国早期书画鉴定权威之一,与张葱玉、谢稚柳同为首批书画鉴定小组成员,任天津艺术博物馆副馆长。传世唐摹王羲之《寒切帖》、宋苏轼《古木怪石图卷》、宋苏汉臣《婴戏图》、宋马远《月下把杯图》、宋扬无咎《梅花图卷》、元王蒙《夏山高隐图》轴、明唐寅《菊花图》轴、明陈洪绶《双钩竹石图》轴、明八大山人《河上花图卷》等许多传世名迹都是经他所鉴定,一锤定音。韩慎先曾收藏有宋苏轼《功甫帖》、宋米芾《章侯茂异帖》(又名《恶札帖》)、《道祖帖》、被誉为“传世第二宋拓本”《九成宫》(今藏北京故宫)、元白珽《武林胜迹序》卷(今藏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明徐渭《墨葡萄图》轴(今藏北京故宫)等。张大千《大风堂书画录》中也著录有韩慎先旧藏张雨《句曲外史诗翰》轴(今藏上海博物馆,名《行书自作诗》)、渐江(弘仁)《黄澥蟠龙松》轴(今为美国私人收藏)。 其鉴定眼力之高,独步当时,诚如秦仲文在后跋中所说“慎先识别古迹甚精,数见其藏流落市肆,绝鲜伪者”。此件《秋林读画图卷》最早为韩慎先先生所鉴藏,据韩慎先后人说:“此图卷有可能在上世纪40年代,高名凯购自于韩慎先在天津开设的古玩店,他同时购了好几件古画。”可知这卷文徵明的《秋林读画图卷》,是高名凯、陈幼兰夫妇直接从韩慎先处购得。后又有诸名家题跋,一致认为是文徵明真迹,故其真自无可疑者。此卷由明代流传至今,悠悠四百多载犹幸存于天壤之间,信有神物呵护,得者当什袭珍藏之。
拍卖会名称 广东精诚所至2023春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国书画专场
合作伙伴
中国嘉德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保利
北京保利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翰海
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匡时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西泠拍卖
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 广州华艺
广州华艺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中国文物信息网 中国文博网
中国国家文物局 中资源_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 后台管理
Copyright © 1995-2012 n21ce.com Powered by 北京世纪易格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2011126 62011128
京ICP备120180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