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荣宝2023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 文翰墨林·文人写本墨迹专场
2205 沈曾植《潜研堂集》题跋考二则稿本并清稿
上件拍品 下件拍品
图 录 号 2205
拍品名称 沈曾植《潜研堂集》题跋考二则稿本并清稿
尺寸(CM) 稿26×43cm;抄29×39.5cm
作者/年代 /
质地/形式
钤印/款识 /
估价 10,000-20,000
备注 材质:
纸本

著录:
出版:1.《海日楼札丛·海日楼题跋(一)》,第52至53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 2.《沈曾植遗墨集》P70,西泠印社出版社,戴家妙主编,2023年4月。

拍品描述:
清写本 2页 释文:《潜研堂集》题跋类考“拐子马”云:按《大金国志》,兀朮自将牙兵三千,往来为援,皆带重甲,三人为伍,贯韦索,号“铁浮屠”。每进一步,辄用拒马子遮其后,示无反顾,复以铁骑马左右翼,号“拐子马”。此段正与钱说合,且叙次亦明晰。 怀小偏考南宋兵强弱一节,按《大金国志》卷十一顺昌之役,葛王褒、龙虎大王等三万众先至而败,兀朮至,责兵之失,众曰:今者南军非昔之比,国主临阵自见。又韩常侍常为浚州守,一日与其判官宫茵论南北兵战之事。茵曰:此非南之所能敌。盖谀之也。常曰:不然,今昔有异,昔我强彼弱,今我弱彼强。所幸者南人未知北问事耳。至顺昌之败,其言果验。常以骁雄,为金人所任,此其言必不妄矣。又熙宗纪曰:兀朮薨,且死时语其属曰:南宋军势强甚,宜益加和好。十数年后,南军衰老,然后图之。又挞赖既诛其子胜花都郎君(金人谓宗室为郎君),承其父部业,以叛与朦骨通。兀朮自将中原所教神臂弓手八万人讨之,连年不能克。按:金俗本以弓矢驰逐为长,舍而用神臂弩,足知其骑射之长技亡矣。又《刘豫录》:豫父欲南寇,知金主戒淮、蜀之败,不肯轻劫,遂妄言南宋欲寇淮。遣使乞兵,兀朮挞赖示以难色。凡此皆为金人畏宋之证,而兀朮临终之语,尤见老谋,可释钱氏以后例前之疑也。 提要:清中叶以来,蒙元史地研究日益蔚为风气,其研治风格,大致可分两种类型:一因对旧《元史》不满,力主改写,代表人物为魏源、曾廉、柯劭忞、屠寄等;一则致力于蒙元文献的整理和具体史实考证,代表人物为钱大昕、汪辉祖、洪钧等。沈曾植便属后一路径,其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元朝秘史》《圣武亲征录》和《蒙古源流》等基本文献的校勘注释上,旁及辽、宋、金,充分发掘其更迭流变中的重要史料,考其讹误,释其本源,形成了视野开阔的史学研究系统。沈曾植自谓幼年时即熟读钱大昕《潜研堂集》跋语,对其中的辽金元史料甚为加意,此段文稿乃其对《潜研堂集》中“拐子马”和“宋金兵强弱”两点加以考释解读,以证钱氏所论之精要。其中以武备的更迭作为比较兵力强弱的切入点,颇具启发“金俗本以弓矢驰逐为长,舍而用神臂弩,足知其骑射之长技亡矣。” 另收张尔田题跋清稿1份,张尔田(1874-1945),一名采田,字孟劬,一字遁堪。浙江钱塘(今杭州)人。近代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早年有文名,中举人,先后任刑部主事、知县。1913年参加康有为等人组织的孔教会。1913年清史馆成立,任纂修,前后达7年。张尔田受到沈曾植赏识,被目为“海上三杰”之一,1915年应沈邀请,参加编修《浙江通志》。1922年开始整理沈曾植的遗稿,辑有《蒙古源流笺证》、《蛮书校补》和《元朝秘史注》等。此沈曾植文稿,正是张尔田当时整理沈氏学术遗墨时的原始稿本,上有其朱批,不啻为两代学人薪火相传的见证。

拍卖会名称 北京荣宝2023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文翰墨林·文人写本墨迹专场
合作伙伴
中国嘉德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保利
北京保利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翰海
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匡时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西泠拍卖
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 广州华艺
广州华艺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中国文物信息网 中国文博网
中国国家文物局 中资源_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 后台管理
Copyright © 1995-2012 n21ce.com Powered by 北京世纪易格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2011126 62011128
京ICP备120180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