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 欧洲大师及现当代艺术专场
2123 2018年作 梵门绮语 布面油彩
上件拍品 下件拍品
图 录 号 2123
拍品名称 2018年作 梵门绮语 布面油彩
尺寸(CM) 111×198cm
作者/年代 米巧铭(b.1986) / 2018年作
质地/形式
钤印/款识 /
估价 1,000,000-1,200,000
备注 签名:Mi Qiaoming

米巧铭
Mi Qiaoming
青年画家米巧铭毕业于列宾美术学院油画系,经历了长达十四年的学院派教育的浸染。作为活跃在中国当代艺坛的一名80后新生代油画家,米巧铭在探索自己的艺术道路时,先是从中国戏曲人物寻求突破,随后在“梵韵吉相”系列油画中形成了一种新的面貌。
在中国当代写实创作领域里,很多人尝试过用油画材料和技法来表现国粹题材,或者用精细化的超写实方式来达到一种照片式的视觉文化。然而,米巧铭的创作并不属于这两种中的任何一种。她对描绘对象的还原并非首要任务,而是存在于作品中的诗意精神。米巧铭这种创作理念的激情源自中国传统中儒、佛、禅文化中所推崇的浪漫主义精神的回归。米巧铭的佛像系列最大限度的呈现了她对传统历史文化的感悟,以及如何将这种感性渗透于作品中。
细细品读米巧铭的佛像系列作品,我们会发现频繁出现的三组意象:作为背景的古画或壁画、作为主题的佛像或唐三彩、作为点缀的桃花或木棉花,这三组意象以一种具象化处理的佛像主体与抽象化处理的背景模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中国历代名画的发展一直与出世的道家、佛家息息相关,如“道法自然”,“明心见性”,以“禅心”及“禅境”,“禅趣”,“禅气”等。米巧铭从中国传统文人画中寻找创作灵感,将宋、元时期文人绘画的情怀与精神融入到画面中去,成为整幅作品的大背景、大基调。而作为具象化描写的佛像主体,则有着一种厚重的历史质感,就像一种不断承袭的文化符号,与洋溢着生命能量、充满浪漫气息的一束束桃花枝桠,共同呈现出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诗意精神。
此外,佛像系列不仅仅是画家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还融入了她对时空的独到见解。画面中那些晦明不定的光线背景中的古画,是对历史上某个时间点的精神世界的探寻,是对时空中的一种“过去”的描绘。而作为视觉主体的佛像,因其历史信仰功能的延续性,反而是处于一种“从过去直到未来”不断进行中的时间维度中,而作为点缀的桃花或木棉,有着短暂的花期,与遥远的“过去”和“未来”相比,只是被截取一瞬间的“现在”,在“过去”和“未来”的夹缝中一闪而逝。由此,通过古画、佛像、桃花这三组意象不断进行排列组合,呈现出一种不断变化的时间与空间的本质联系,让观众在这种不断变化中,深刻体会“过去”、“未来”和“现在”三种时间维度所带来的复杂感受。
在“过去”、“未来”和“现在”三维时空中不断穿越的古画、佛像、桃花,就像一种不断组合的图式。当代批评家吴鸿认为,米巧铭并不是通过图式或形象来再现一个客体性的对象,而是将主体对于客体的审读,以及客体对于主体意图的理解和进入,放到一个交叉性的时空关系中去表现,这就是拉康所说的主体间性。米巧铭通过她的作品努力达到了一种社会文化学的主体间性逻辑指涉。从这个社会文化学的意义上讲,米巧铭的佛像作品中产生了一种文化和历史的张力场。这种张力场既是米巧铭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与再创造,又是对历史中人类灵魂和命运转折的深入探索与自我拷问。
可以说,米巧铭佛像作品的意义超越了浅层的视觉愉悦,在一种历史文化的时空精心重构中,对人类灵魂和命运的思考生发出一种新的现实意义,令人为之赞叹。
拍卖会名称 2021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欧洲大师及现当代艺术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