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云轩2021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 本源自在—现当代艺术专场
1705 小子 布面油画
上件拍品 下件拍品
图 录 号 1705
拍品名称 小子 布面油画
尺寸(CM) 94×86cm
作者/年代 尚扬(b.1942) / 1990年作
质地/形式
钤印/款识 /
估价 400,000-600,000
备注 签名(正):S.yang.90
(背):小子 shang yang 尚扬 1990

来源:上海朵云轩 2006年7月9日 编号 1454
现藏家购自上述拍卖会

尚扬
「我从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在作品中表达对人类与环境问题的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愈渐深刻的生存体验中,我已无法抛开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我一直努力赋予这种思考以独特的表达,因为这是我作为一个视觉艺术家存在的理由。我所追求的这种表达仅仅包含三个简单的要素:当代的,中国的和我个人的。
我的艺术进程中,一方面,我在思考今天中国所面对的现代性问题,另一方面,我也在思考,如何能够将我们文化传统中的精髓吸收进来,做出一种有别于西方的当代艺术。因为我一直认为:做艺术,必须要有一种态度,那就是你的存在,是有价值的,这个价值,不是一个西方人所能代替的,因为,对于东方文化的高妙之处,他们很难体会,而我们因为从小所受的滋养,就比较容易做到这一点,所以,多少年来,我也一直在这方面做努力。」
——尚扬
创作于1990年的《小子》正是尚扬从八十年代的黄土系列到九十年代的大风景系列的转变期,完整的呈现出艺术家探索与实验的大胆尝试与思考。在延续表达黄土高原文化场景里的人物、动物和谐的场面,周边的风景通过色块形状描绘出山石的坚硬厚实,艺术家没有过于重视形式语言,通过一个整体色调统呈出率真执拙的氛围。1981年,尚扬赴陕西进行毕业创作,《黄河船夫》在该年的《美术》杂志刊登,尚扬一鸣惊人,也顺利留校任教,《黄河船夫》被载入美术史,那一笔“尚扬黄”至今为人称道,但尚扬对此却不以为意,因为对他而言,那张作品远未实现绘画的自由。1989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八人油画展”上,尚扬展出以纸浆、石膏、乳胶等混合物创作的综合材料作品《状态》。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艺术家开始寻找个人风格:自那以后出现了不同符号化代表的艺术家的风格化。中国艺术发展也在向当代艺术转型。
尚扬的艺术创作呈现脉络化的探索和发展,这幅《小子》是其见证艺术家个人创作史进程化的重要作品。画面中用深赭、铁棕、灰白等色度铺陈,疏密有度、节奏顿挫,在典雅有致的视觉意象中,给人以率真写意的抒情意味,充满了一种中国的书卷气。独特的黄土高原原始、单纯、净化的美,升华出中国文人画式的洒脱、大气。商扬拓展了油画材料语言的可能性,将技法语言和自己对于文化的思考和融为一体,在他的作品里,二者同等重要,无法分割。
从1990年代尚扬开始探索新的主题,看似普通的人和风景却用全新的碎片化风景和自然来解析,对尚扬来说,自然和风景像被刀切割过一样。自然人文风景表达的是社会风景,是一体化的。1990年代确实是个分化和解体的时代,自然的解体,乡村的解体,伦理的解体,各种各样先前共同体的解体。艺术家身处这个时代,用艺术语言来探索和思考。
创作于此时期的《小子》正是对这种自然风景解体的一种总结,也是新风景的开场。尚扬说:「经济的发展随之带来的问题在于对人心、对生态的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我画风景,不仅仅是画自然的风景,也是画社会的风景,画心理的风景。」为后期大风景系列的创作提供了哲学思考。
正如艺术批评家易英先生对他评论:「尚扬既有对现代艺术的敏感,又有着深厚的中国文化修养,它的画几乎不能用任何一种风格来概括,但能明显感到一种现代艺术精神的存在。也可以说,他用一种现代艺术的语言重新阐释了中国的民族精神。他以黄土和黄河为意象提炼出极为概括的形式,通过形式本身的张力高扬了一种本土文化的精神。尚扬能够从众多表现黄土和黄河的画家中脱颖而出,恰恰在于他不是再现题材,而是表现形式。但形式又不单纯是抽象的视觉关系,而是在半抽象的形象上凝聚了一种精神的力量。」
拍卖会名称 朵云轩2021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本源自在—现当代艺术专场
合作伙伴
中国嘉德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保利
北京保利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翰海
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匡时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西泠拍卖
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 广州华艺
广州华艺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中国文物信息网 中国文博网
中国国家文物局 中资源_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 后台管理
Copyright © 1995-2012 n21ce.com Powered by 北京世纪易格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2011126 62011128
京ICP备120180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