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 一间屋
33 隶书「学于古训乃有获」 镜片 水墨纸本
上件拍品 下件拍品
图 录 号 33
拍品名称 隶书「学于古训乃有获」 镜片 水墨纸本
尺寸(CM) 32.5×131.5cm
作者/年代 罗振玉(1866~1940) / 暂无
质地/形式
钤印/款识 /
估价 10,000-10,000
备注 出版:
《大道——百年名人·翰墨集萃》,上海三联出版社,2019年。

钤印:「上虞罗振玉印」「岁寒得叟」

释文:学于古训乃有获。康德改元冬,松翁罗振玉。
展览:
1.「大道——百年名人·翰墨集萃」,上海宝龙美术馆,2019年11月。
2.「大道——百年名人·翰墨集萃」,北京皇城艺术馆,2019年11月。
注:「学于古训乃有获」语出《尚书·说命下》,乾隆御用鉴藏印中即有一方以之为印文。
作者简介:
罗振玉,字式如,又字叔言,别署书坚,号雪堂、仇亭老人、守残老人等,室名二万石斋。浙江上虞人。近代农学家、教育家、考古学家、金石学家、敦煌学家、目录学家、校勘学家、古文字学家。清末奉召入京任学部二等咨议官,后补参事官,兼京师大学堂农科监督。辛亥革命后逃亡日本。家富收藏精鉴赏,于甲骨文考订贡献甚大,为「甲骨四堂」之一。工书法,篆隶、行楷皆典雅古朴,尤擅书甲骨文。曾搜集和整理甲骨,铜器、简牍、明器佚书等考古资料,均有专集刊行。

关于罗振玉
罗振玉作为清末民国年间著名的学者、文字学家,其书法修养亦是触类旁通、涵泳精深。罗氏一生热衷于收藏古物,金石碑帖收藏宏富,并影印出版,于学界多有裨益。罗氏自幼临池,终生不辍,诸体兼善,早年以汉碑入手,晚年以甲骨、金文名震书坛。罗氏的书法是典型的学者书法,儒雅藴藉,从容不迫,在法度规矩之中流露出一种闲雅气息!
罗氏临池之作留存甚多,以篆隶书为主要代表,这些作品均严谨整饬,法度俨然。他在自临《孔宙碑跋》中说:「古人作书,无论何体,皆谨而不肆,法度端严。后人每以放逸自饰,此中不足也。三十年前亦自蹈此弊,今阅古既多,乃窥知此旨,并知中不足而饰其外,终身无艺成之日。」(参见《罗振玉学术论著集》第十集《贞松老人外集》)这段话在碑派书风大盛的时代,延续了旧式文人知识分子的书学史观,也比较集中体现了罗氏的书学观点。遵守「法度」是罗振玉一生书法实践中恪守的准则,因此他的字藴藉、内敛、庄重、平和。
是件横幅书于「康德改元冬」(一九四三年),时罗振玉任职于在东北成立的「伪满洲国」。「学于古训乃有获」语出《尚书》,主要告诫世人要尊古、学古,从先人留下的言论中获取智慧、经验。正文以隶书书写,端庄清雅,骨力洞达,风格在《孔宙碑》、《史晨碑》之间。细观此幅作品,用笔浑厚,以中锋行笔为主,藏头护尾,行笔中时而略显生涩,衄挫而行,饱满有力!结字方严,略呈横势,左右伸展,燕尾含蓄,不作刻意夸张,中正平和。「学」、「于」、「乃」三字上部紧收,下方放纵。「古」、「训」二字结字宽博,线条坚实。「获」字笔画繁多,故取紧凑之势。通篇气息贯畅,雅致非常。款书以行书笔意出,洒落大方。罗氏以深厚的学术素养为基,数十年于金石碑刻、简牍等法书文物朝夕摩挲,这种深厚的积淀使其书法风貌体现了民国一代文人学者的精神特质,殊为难得!丛文俊先生曾深情评道:「罗氏一生致力于学术,沈醉在传统思想文化之中,其学问之博大精深、涉猎之广泛、成绩之浩瀚,在近现代学者中罕有出其右者,书法只是他著述之余的微末之事,尽管如此,传统思想文化所赋予他对书法艺术的洞察力,深厚的国学功底所赋予他的「字外功夫」,在近现代书法家中也是屈指可数的。他的作品蕴涵丰富,精神内敛,不追求形式与个性的外在表现,传统文人的审美情趣相当浓郁,这也许是罗氏胸中比一般书家多了几卷书的缘故。」(邢鹏展)
拍卖会名称 2019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一间屋
合作伙伴
中国嘉德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保利
北京保利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翰海
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匡时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西泠拍卖
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 广州华艺
广州华艺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中国文物信息网 中国文博网
中国国家文物局 中资源_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 后台管理
Copyright © 1995-2012 n21ce.com Powered by 北京世纪易格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2011126 62011128
京ICP备120180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