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季拍卖会 --- 广东美术百年作品
509 题壁图 立轴 设色绢本
上件拍品 下件拍品
图 录 号 509
拍品名称 题壁图 立轴 设色绢本
尺寸(CM) 109×39cm
作者/年代 李凤公(1883~1967) / 1933年作
质地/形式
钤印/款识 /
估价 200,000-280,000
备注 钤印:凤公、凤公、李氏、李氏、龙眠家法
题识:
一、石壁垂萝古洞春,奔泉溅瀑下瑶滨。寻幽直到云深处,彩笔留题世外人。癸酉清和,李凤公。
二、永琛吾兄得余年前所绘题壁图,属为补题。时壬午夏六月也。凤公又记。
题签:李凤公题壁图。□戌冬日,永琛。


注:上款人为温永琛并题签。

作者简介:李凤公(1884-1967),广东东莞人。幼随父学画,后到广州任国画教师。1921年任广东省第一届美术展览会国画审查员。1925年与李瑶屏、赵浩公等在广州组织国画研究会。后曾任广州市立美术学校国画系教师、全国第二届美术展览会广东预展国画审查员。抗日战争时期,移居香港。工山水、 仕女、花卉,擅篆刻、鉴赏。着有《秦汉印镜》、《凤公画范》、《玉纪正误》、《中国艺术史》等。

岂徒是抱残守缺而已?
——文化变革语境中的广东国画研究会
“国画研究会是民国时期广州乃至全国画坛之上一支重要力量,其在发扬国光、弘扬中国画传统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言东画史者,以中国为祖”,而近代以来中国画向现代的转型,是从学习西方、怀疑传统起步的。西画传统对国画的浸润,并不只是单纯的艺术问题,它与新文化运动时期引入“德先生”“赛先生”以变革传统社会的氛围联系在一起,乃是时代洪流反映在艺术领域中的一个侧影。
新文化运动领军人物陈独秀论及美术革命,明确提出首先要革“王画”的命,四王绘画以“临、摹、仿、抚”之功,复写古画,为“画界最大的恶影响”。其次要以西洋画的写实精神改良国画,如此画家才能突破古人之窠臼,画自己的画。及此背景之下,伴随着西洋绘画在中国的快速传播,国画传统审美价值一度遭受怀疑。中国画向何处发展?这一历史疑问在论证中陷入了被动与尴尬的境地。而梁启超在游历欧洲之后,对东西文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就过去对西洋文化的盲目崇拜进行反省。为重拾对中华文化的自信,“整理国故”成为部分知识分子试图振兴衰败的绘画传统之要务。这一画坛新变化肇始于上海,史称“国画复活运动”。
而此时的广东不仅是西方文化传入中国的前沿,更是中国近现代绘画极具创新活力的先锋地。二十年代初,岭南画派“二高”将艺术重心转移回广州,其融汇日本画法的“折衷派”风格旋即引起广东画坛震动。1921年,“广东省第一回美术展览会”在广州举行,评选过程中针对折衷派对日本画法的借鉴,会后以赵浩公、李凤廷、卢子枢、黄般若等传统派画家急切地希望“正名分,绍学统,辨是非,别邪正”,为画坛树立国画宗风,“癸亥合作画社”就此成立。而随着响应者日渐势众,1925年“癸亥合作画社”正式改制为“国画研究会”。
“昧于识者,去古日远;迷于目者,与古背驰。甚且见异思迁,数典忘祖,国粹之沦亡,不绝如缕。此关心国故者,所以咨嗟太息而不能自己者。”国画研究会自成立之初,便肩负兴文化、传画学之使命。此举亦获得黄宾虹等“国画复活运动”参与者的支持,广东与上海、北京等地相呼应,成为二十世纪支撑中国画坛根基的坚实砥柱。广东国画研究会在革新中国画的路线上强调民族审美个性,“力求于古法之中,而参以种种变化。不甘墨守一家一派之法以自窘,一洗从前固步自封之积习。”在与革新派针对中国画发展方向的君子之争中,使二十世纪对中国画之改良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迈向了新的高度,深刻构建了二十世纪广东画坛面貌。
“我国画学,原有特长,研求艺术,事关文化”,在二十世纪民族危亡的艰难时刻,以广东国画研究会为代表的传统派艺术家振臂一呼,热心宏愿,发扬国光。国画研究会振兴国学之夙愿,不仅在岭南地区之美术史,乃至在整个民族的文化史中,都能给今人带来意味深长的启发。华艺国际此次有幸集珍一批李凤廷、卢子枢、李研山、邓芬等国画研究会核心成员画作,意在相观而善,“培养吾国之国性,发扬吾国之国光,是在吾人之奋发有为,互相砥砺而也。”国画研究会之主旨,其在斯乎。
拍卖会名称 2019春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广东美术百年作品
合作伙伴
中国嘉德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保利
北京保利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翰海
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匡时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西泠拍卖
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 广州华艺
广州华艺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中国文物信息网 中国文博网
中国国家文物局 中资源_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 后台管理
Copyright © 1995-2012 n21ce.com Powered by 北京世纪易格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2011126 62011128
京ICP备120180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