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 自家江山·吴冠中诞辰100周年作品专场
67 弥勒佛 镜心 设色纸本
上件拍品 下件拍品
图 录 号 67
拍品名称 弥勒佛 镜心 设色纸本
尺寸(CM) 81×149cm
作者/年代 吴冠中(1919~2010) / 暂无
质地/形式
钤印/款识 /
估价 6,000,000-8,000,000
备注 著录:
1.《全国宗教界赞助残疾人福利事业募集书画纪念集.书画功德集》P9,中国佛教协会,1985年。
2.《收藏》总第214期,P35,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2010年。
3.《自家江山——吴冠中诞辰100周年作品展》P14-15,荣宝斋,2019年。

钤印:吴冠中印、荼、八十年代

展览:
1.“全国宗教界赞助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募集书画展”,中国美术馆,1986年3月11日至3月23日。
2.“自家江山——吴冠中诞辰100周年作品展”,荣宝斋,2019年5月。

大肚能容天下事 宽心可解世间愁
——吴冠中《弥勒佛》
1985年刚刚选全国政协委员的吴冠中先生,应全国政协宗教组与中国佛教协会的约请,为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创作了此幅《弥勒佛》,又名《契此僧像》。
灵隐寺佛光常常出现在吴冠中笔底。本幅“弥勒佛”即是依据灵隐飞来峰的布袋弥勒佛为蓝本所作。据《云林寺志》记载,这弥勒佛造像是(北)宋乾德四年的作品。云林寺就是灵隐寺,这个大弥勒佛像是北宋初期作品,那时,杭州是号称“江南佛国”的吴越国都城。
布袋弥勒佛造像的原型,是五代吴越国明州奉化人“契此”。这位持念珠,荷布袋,笑口常开,随遇而安的和尚,给人欢喜快活、逍遥自在的深刻印象。后梁贞明三年(917年),布袋和尚端坐岳林寺东廊下的一块磐石上,入灭前说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后安然坐化。他笑口常开,大肚能容,十分招人喜爱。后来全国各地寺院为了吸引信徒,也纷纷模仿,并且传入海外。所以,杭州灵隐飞来峰大布袋弥勒佛像,实乃天下笑嘻嘻布袋弥勒佛造像之祖。
吴冠中在造访各地时常会去描绘佛像的造型,尤其对石佛情有独钟。在《两个大佛》中,他写道:乐山大佛坐镇江滨,大足宝顶的大佛长卧空谷。这两尊巨大的石佛都因显现在光天化日之下,充分发挥了雕刻的威力。人,想雕凿宇宙,征服宇宙。美国受到人民敬仰的四位总统的头像也被后人铭刻在大山之上,永伴着常青的松柏长存,这一设计思想与我们祖先的雕刻意图是多少相仿啊。……给我感受最强烈的还是那尊卧佛。佛,崇高的佛,身躯巨大的佛,他就这样躺卧在岩石之下,是死?是生?永远那么安详。风吹、雨打,大自然的演变与他无关。岩上灌木杂树婆娑,那些垂挂下来的枝条半掩了佛的头部,是有意为他遮遮风雨吧。细细的清泉从佛的脑背后流出,绕到佛的身前,又涓涓流去,流水象征着生命吧。但愿永不枯竭。涅槃,毕竟就是死,弟子们一字儿排开,奉献着莲花香果,低头哀悼师尊的永逝。屈身在大佛胸怀前,弟子们显然只是些小小的石块,其实比真人大多了,这一造型中强劲的对比手法,该是东方古国的特色吧。
此文中,吴冠中先生自比布袋和尚,为了艺术而行走不怠。“如今却经常惦念布袋和尚,因我确乎也一直背着那偌大的布袋,背了七十余年,……我几乎踏遍青山,但那全非为了游与玩,总是背着那个大布袋跋涉,去狩猎,想捕获看得见而摸不着的“美意”。我的大布袋里是否装满了美意呢,是否够开一个高品位的美食店了,显然将令人失望,被历史嘲笑,于是我仍将背着布袋奋力继续前进。”,一个个春暑秋寒,吴冠中背着沉重的画具走遍了各处的水乡与山村。
此图中的弥勒佛,袒胸露腹,双目微睁,嘴部张开,呈大笑之态。其身后有八位小僧人,或乞食、或持莲花,或遥望、或互视,姿态各异,身材几乎与契此的手掌等长,如此更突显出其身宽体胖,得天独厚。在色彩上,此作以黑白为主色调,零星点缀先生惯用之彩色的点与线,为画面增添了几分活泼与生动。《弥勒佛》可谓吴冠中先生一生的精神写照,他就像一名苦行僧,不畏艰难,一直坚持探索着“油画民族化”、“中国画现代化”的道路,为中国绘画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如是言,先生一生苦行,却真正得大自在;先生一生佳作众多,却独有此幅巨作《弥勒佛》,是先生一生的精神写照。
拍卖会名称 2019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自家江山·吴冠中诞辰100周年作品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