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 一间屋
82 清宫旧藏旧端石飞黄砚
上件拍品 下件拍品
图 录 号 82
拍品名称 清宫旧藏旧端石飞黄砚
尺寸(CM) 长15cm
作者/年代 -- / 暂无
质地/形式
钤印/款识 /
估价 1,500,000-2,000,000
备注 著录:
1.《钦定西清砚谱》卷十九,第23-36页,于敏中、梁国治、王杰、董诰等编撰,门应兆绘图,嵇承恂书砚铭及绘玺印,乾隆43年编定,乾隆46年校对完成。
2.弘历《御制文集·二集·卷四十·旧端石飞黄砚铭》,《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第十册,第837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详细点评附:《新发现的西清砚谱著录砚与乾隆传位的新线索》

来源:
1.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收藏;
2.乾隆40年至乾隆46年之间赐于皇十五子爱新觉罗颙琰;
3.嘉庆帝爱新觉罗颙琰收藏;
4.徐展堂收藏;
5.徐氏艺术馆收藏。

新发现的西清砚谱著录砚与乾隆传位的新线索
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 杨勇
乾隆皇帝习惯在自己喜爱的艺术品上题诗,因此,留存下大量歌咏、品鉴瓷器、玉器、青铜器、漆器、砚台、书法、绘画等的诗文。早在乾隆十年,皇帝开始关注砚台(《御制诗初集·卷二六·未央宫瓦砚歌》),他在位期间,共创作歌咏砚台的诗文370余篇。然而,直至三十九年,创作的咏砚诗仅20余篇,说明皇帝对古砚产生浓厚兴趣是在乾隆四十年以后。
乾隆对古砚产生浓厚兴趣的另一个标志,则是《钦定西清砚谱》的编纂完成,此乃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皇家藏砚专书。《钦定西清砚谱》于乾隆四十三年(戊戌年)编定,四十六年校对完成。乾隆皇帝在四十三年写作的《御制西清砚谱序》中阐释了编纂缘由:内府藏砚甚多,「因思物繁地博,散置多年,不有以荟综稡记,或致遗佚失传,为可惜也。因命内廷翰臣甄核品次,图而谱之。」最终目的则是「惜沦弃,悟用人,慎好恶,戒玩物」。其中收录的汉代至明代古砚200方都是从乾隆题诗的砚中进一步遴选的。
《钦定西清砚谱》内的砚台图像由门应兆绘制。同乾隆二十年成书的《西清古鉴》相比,采用西方的透视技法,注重表现光影明暗变化,因而描摹得相对更为逼真美观。



2019年上海明轩春季拍卖会出现一方非常重要的端石砚,为徐展堂先生旧藏。该砚椭圆形,正面中部墨池及受墨处仿鼓面装饰,其上下各浅浮雕二螭,背部刻一独角双翅的异兽飞黄,下端立面镌楷书诗一首:「质细如绵,水岩石子兮。面制鼓形,喻车记里兮。背刻飞黄,服周方轨兮。用佐同文,伊犁尺咫兮。乾隆御题。」钤宝二:「古香」、「太璞」。经查,《钦定西清砚谱·卷十九》著录的「旧端石飞黄砚」(图1-6)无论形制、装饰,甚至刻诗,皆与此件拍品相符。诗文又见于乾隆《御制文集·二集·卷四十·旧端石飞黄砚铭》(图7)。
据笔者统计,西清砚谱著录的汉代至明代的200方古砚中,有一半收藏在两岸故宫。依据两岸故宫收藏的,同属于《御制文集·二集·卷四十》的刻诗砚推断,《旧端石飞黄砚铭》的创作时间在乾隆四十年至四十三年之间。



将明轩的拍品同《钦定西清砚谱》著录的飞黄砚手绘图对比,我们会发现,两者在局部处理上存在细微差别:飞黄尾部的毛发在砚背并未刻画,而砚谱的图绘则比较明显;耳及蹄的描绘,亦有些许出入。砚谱表现的「砚背左右微削」,在实物上亦未发现。
上述可能会对收藏家造成困扰的差异,其实在台北故宫出版的《西清砚谱古砚特展》图录内时有发现。如元澄泥龙珠砚(特展图二十二),龙下颌胡须的刻画,实物明显没有砚谱细腻。旧歙溪石函鱼藻砚(特展图七十二)的水波纹刻画,远没有图谱繁密。旧端石六龙砚(特展图五十九)墨池部分的龙嘴微闭合,图谱则张开较大。根据砚谱的绘图,旧端石松皮砚(特展图四十七)及唐观象砚(特展图六十三)的边缘都有些剥蚀痕迹,但在实物上并未见到。故而,我们不宜凭此质疑飞黄砚与《钦定西清砚谱》之间的对应关系。附对比图


必须提请藏家关注的是,《钦定西清砚谱》在编纂时,乾隆已经将包括旧端石飞黄砚在内的十方砚台赏赐给了五位皇子,此方旧端石飞黄砚赏赐于皇十五子(图8)。

赏皇六子
永瑢(1743-1790)
(乾隆二十四年
过继给慎敬郡王允禧)宋端石列宿砚旧端石半蕉砚母纯惠皇贵妃
(1713-1760)
赏皇八子
永璇(1746-1832)宋端石石渠秘阁砚旧雘村石兰亭砚母淑嘉皇贵妃
(1713-1755)
赏皇十一子
永瑆(1752-1823)明李梦阳端石圭砚旧端石七光砚母淑嘉皇贵妃
(1713-1755)
赏皇十五子
颙琰(1760-1820)旧端石飞黄砚旧蕉白瓜瓞砚母孝仪纯皇后
(1727-1775)
赏皇十七子
永璘(1766-1820)旧端石七星石渠砚旧端石仿唐石渠砚母孝仪纯皇后
(1727-1775)


如上表所示,皇六子、皇八子、皇十一子、皇十五子、皇十七子每人各赐两方。这十方古砚皆未在两岸故宫的收藏序列中发现。即便皇十五子颙琰,亦即嘉庆皇帝,记录父辈赏赐物品的惇本殿遗念档内亦未提到砚,这就暗示飞黄砚早已流散宫外。此外,目前尚未见到同一首御制诗,刻于两块或两块以上古砚(即在乾隆看来,早于清代的砚)的情况,我们可以推断,明轩拍品与《钦定西清砚谱》著录的应是同一方砚台。



乾隆帝曾先后三次秘密立储,前两位是皇次子永琏(乾隆元年立储)和皇七子永琮(乾隆十一年立储)。然而,永琏和永琮皆在很小的时候就病逝了。此后直至乾隆三十八年,才将皇十五子颙琰秘密定为继承人。再过三年,皇帝已六十六岁,他的41位配偶中只剩下22位,而27个子女也只剩下10个,其心情之凄凉,可想而知。
对清宫旧藏比较熟悉的学者都知道,歌咏古器物(如砚台、玉器、漆器等)的诗文大都创作于乾隆四十年以后。我们据此推断,当时皇帝可能因无法从家庭生活里获得足够的精神慰藉,不得已转向古物、文玩抒发情感。《钦定西清砚谱》采用透视技法精细绘图,想必也是此种心境之下的产物。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获得赏赐砚台的五位皇子中,除了皇六子永瑢已经过继给允禧外,其他四位恰巧是乾隆看重的候选皇位继承人,亦是寿命最长的。
但是,皇八子永璇举止轻浮,做事不得体。皇十七子永璘最不成器,明哲保身。皇十一子永瑆为人恺悌,仁孝,且颇具文采,但乾隆对他不善骑射、仿效汉人的文人习气甚为不满。相比之下,皇十五子颙琰勤于学业,为人老成持重,处事刚明,颇受皇帝宠爱。因而,乾隆三十八年将颙琰秘密建储后,没再更换。乾隆六十年九月册封颙琰为皇太子,宣布次年禅位。
尽管乾隆秘密建储后,时隔22年才宣布,我们从赏赐飞黄砚这一事件能够看出些许端倪。《钦定西清砚谱》对飞黄砚的解读是:「考《淮南子》云,黄帝时飞黄服皁。又《黄帝内传》称,帝制记里鼔车。是砚背刻飞黄,而面为鼓形,当取义于斯。」传说黄帝时,天下大治,飞黄才会出现。正所谓「天下有道,飞黄服皁」。在乾隆皇帝看来,飞黄乃太平祥和、江山稳固的象征。
飞黄的另一层含义则是飞黄腾达。飞黄腾达又称飞黄腾踏,早在宋代赵长卿的《惜香乐府·鹊桥仙》里已经提到「祝君此去飞黄腾踏,日侍凝旒邃冕」,表达了人们对加官进爵的美好祝愿。
《旧端石飞黄砚铭》创作于乾隆四十年至四十三年之间,那么,将此方砚台赏赐颙琰的时间应介乎乾隆四十年与《钦定西清砚谱》校订完成的乾隆四十六年之间。这个时间段在秘密建储后不久。
建储在前,赐砚在后,可以想见,乾隆赏赐飞黄砚,似乎暗示欲将盛世江山传给皇十五子颙琰。颙琰于乾隆五十四年封嘉亲王,六十年封皇太子,四年后真正开始指点江山,一步步飞黄腾达,得以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终极理想。
目前已知,《钦定西清砚谱》著录的古砚基本都收藏于两岸故宫,甚少在市场露面。端石飞黄砚的发现,为研究乾隆皇帝的艺术品味以及秘密建储制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数据。
拍卖会名称 2019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一间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