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 中国书画·古代
77 秋林高士图 手卷 设色绢本
上件拍品 下件拍品
图 录 号 77
拍品名称 秋林高士图 手卷 设色绢本
尺寸(CM) 29.5×120cm
作者/年代 唐寅 (1470~1524) / 暂无
质地/形式
钤印/款识 /
估价 2,000,000-3,000,000
备注 钤印:「唐伯虎」、「唐子畏图书」
款识:唐寅。
题跋:
1、(乾隆题)寒溪引入仙乡深,一川风景含秋林。霞衣云帔结知心,徘徊称意羞华簪。或浮轻舫或卧岑,把钓芦岸垂丝沉。有来童子斜抱琴,高山流水弹清音。挐空松柏虬龙吟,白鸥为伴浮碧浔。商山遗迹复见今,箖箊晚籁寒窗侵。生绡一幅重南金,唐君妙笔何森森。乘槎他日拟追寻,祇今卧游潇洒涤烦襟。宝亲王长春居士题时甲寅七夕。 钤印:宝亲王宝、鸢飞鱼跃、芝兰室
2、(徐坚题)明唐子畏《秋林高士图》卷逸品。友竹徐坚清玩,嘉庆元年仲春重装池。 钤印:徐坚、友竹
3、(俞同奎题)唐寅,字伯虎,又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别号逃禅仙史。幼有后才,博雅多识。明弘治十一年中应天府第一名解元。山水初法周臣,深得宋人李成、范宽、李唐及元代赵孟頫、王蒙、黄子久诸家,笔法远攻宋元,近交沈周;善书法,能诗文,与文徵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又同沈周、文徵明、仇英合为“明四家”。此帧秋林高士图卷为唐子畏早期作品,用笔格韵沉郁,风骨奇峭;是卷为清宫内府所珍品,因故受赏赐而出宫,今重见于肆市,实乃幸也。因售价三百金之多,筹备月余才妥,帮敬题数语于尾以志耳。俞同奎拜稿。钤印:俞同奎印
鉴藏印: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乾隆御鉴之宝、乾隆鉴赏、石渠宝笈、石渠定鉴、陈定印、陈氏家藏、翼盦珍藏、六唐人斋、翼盦欣赏、朱文钧幼平甫珍藏印、朱文钧、欧斋、翼盦审定金石书画记

参阅:
1、石渠寶笈初編(御书房)(《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合编》第2册,第1054页,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
2、《历代著录画目》,P213,福开森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

说明:本作品先后有明末清初收藏家陈定、民国大收藏家朱翼庵收藏。清初书画篆刻家徐坚、民国故宫博物院创始人之一的俞同奎题跋。

唐寅《秋林高士》图卷,绢本设色。全图铺排叙事,可分三段,首段写高士过溪桥,缘山径而行,扶筇访友。时秋高林密,林树层层叠叠,掩映于群山环伺之中。山林间有溪水环绕,云雾迷漫,有氲氤之气,远山简淡高幽,仿佛山溪来处。后接山势渐陡,巨石多嶙峋,气势更添雄浑。山石间小路平展,有童子捧琴而行,应为高谈二士之侍,然山溪湍急,下自成溪,有坐而垂钓者,神情甚暇。末端为全卷画眼,山林掩映处见雅居精舍,主客三人,促膝长谈,或待即将来到之三士,神色间欢欣畅快处一览尽显。全卷叙事写景相间,时空巧妙结合,展现了唐寅以叙事为内容的典型吴门风雅山水图卷特色。
是幅《秋林高士》卷,唐寅以南宋院体、浙派山水中刚硬的表现手法为主,兼及董巨一脉中舒缓抒情的描绘。山石皴擦以小斧劈为主,拖泥带水,苍劲中显得湿润空灵,树法中“鹿角”、“蟹爪”出枝各具形态,点、双钩并用,“个”字、“介”字、圆形双钩、菊形双钩等尽心书写。树态或虬如盘龙,或直似排枪;或倚巨石而生奇势而遒美饶有意趣,或傍曲水立根挺拔而高直孤傲不群。近远不同或重或淡,层次分明,有落叶阔叶,交杂掩映。倪云林以树写人,唐寅亦似有此意:山树多虬枝,有如怪山多奇人高仕;有直干超群之树亦有孤高傲岸之人。类似的用笔与描绘手法,还可见于上海博物馆藏《款鹤图》、《黄茅小景》;故宫博物院藏《贞寿堂图》等以资参考,皆谓构图奇绝,运笔灵动,清润苍秀。
作为有明一代文人山水画的高峰,吴门画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以唐寅本作《秋林高士》为例,展示了一种中和宋元山水之美的文人山水画卷。南宋“院体山水”继承了前代山水“写真”、“叙事”特性,元代文人“缘情言志”的抒情意象将山水画引导向了另外一个高峰。唐寅作为吴门画派个体的贡献在于,如《秋林高士》所示,在客观描绘展示全景构图的同时,凸出内心对向往生活的阐释;在强调笔墨技法的过程中,在对自然的真实摹拟和表现内心诗意追索之间,铸造出一种田园诗意的文人景观。因此还未成为乾隆皇帝的宝亲王盛赞:“生绡一幅重南金,唐君妙笔何森森。乘槎他日拟追寻,今卧游(潇洒)涤烦襟。”
本作后为陈定、徐坚、俞同奎、萧山朱氏递藏。
左下角又钤有陈定收藏印两方。陈定,字以御,明崇祯至康熙时人。王时敏康熙丙午家书中,曾述及陈定为王额附收买书画之手眼,取去悉凭其断决,故疑其为当时之书画商也。明中期以前的传世名迹也多见其收藏印,故宫现存的很多国宝级书画上都有其收藏印,均是品相精美之赫赫名迹。该作中所钤“陈定”之印与钟银兰女生所编著的《中国鉴藏家印鉴大全》中的印鉴完全吻合。(见图)
徐坚(1712-1798),字孝先,号友竹,江苏吴县人。学山水得黄公望笔意;工隶书,擅篆刻,尝临摹秦,汉宫私印千余钮。挟术游公卿间,无不倒屣下。本卷徐坚记载于嘉庆元年(1796年)重新装裱,两年之后,徐坚卒,可以说,本卷是徐坚在晚年非常看重的一件作品。
俞同奎为俞越侄孙,字星枢,号聚五,浙江德清人,光绪丙子(1876年)九月生于福建闽侯,系俞樾胞兄俞林的第五个孙子。俞同奎家学深厚,溥仪被赶出清宫之后,其为清室善后委员会委员,后又担纲创建北京故宫博物院和负责抗日之初故宫国宝南迁的历史功绩。典守故宫几十年的吴瀛先生在《故宫尘梦录》中如是回忆,当年参加点查故宫工作的“有我同易寅村(易培基),还有一位北大化学家俞同奎,他也是委员会的委员,德清俞曲园的孙辈”。本卷俞同奎在卷后跋中言其见此卷于厂肆,时 “售价三百金之多,筹备月余才妥”,喜爱之情,可见一斑。
卷中裱工钤有“唐六人斋、欧斋、毅庵审定金石书画记”等等皆为朱文钧藏印。
朱文钧(1882-1937),字幼平,号翼庵,浙江萧山人。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民初任财政部盐务总署署长,被聘为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朱文钧出身文献世家,其曾祖即有收藏,赐居海淀澄怀园,藏蓄其中近光楼,咸丰庚申(1860年)与圆明园同烬。文钧自英国牛津大学毕业回国即节衣缩食,朝夕访求。至三十岁时已藏书万卷。五十岁时,好友袁珏赠寿联称:“万卷琳琅,昨者汲古阁;一船书画,今之英光堂。”注云:“翼庵先生识密洞鉴,藏书极富,致多善本,并鉴藏书画,自宋元以来靡不搜讨,率皆铭心绝品”。
拍卖会名称 2018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国书画·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