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 中国书画·荣名为宝
534 巴扎归来 镜心 设色纸本
上件拍品 下件拍品
图 录 号 534
拍品名称 巴扎归来 镜心 设色纸本
尺寸(CM) 75×105cm
作者/年代 黄胄(1925~1997) / 1983年作
质地/形式
钤印/款识 /
估价 2,800,000-3,800,000
备注 著录:《荣宝斋》P93,中国美术出版总社,2007年。

钤印:黄胄写意
款识:癸亥年夏写旧稿,颇有新意。黄胄于雨石居。

展览:“国风—近现代名家书画精品展”,山西国际文化交流协会、太原市委宣传部,2010年8月。

说明:此作品为太原艺术博物馆藏。

黄胄此帧《巴扎归来》,款题“癸亥年夏写旧稿”,可知作品作于1983年夏,是黄胄根据旧日创作草图或速写稿重新创作所得。
深入生活速写,是黄胄旺盛创作生命力的源泉之一,“巴扎”,是维吾尔语,意为集市、农贸市场,它遍布新疆城乡,上世纪60年代上半期 (准确说是上世纪六三年前后),黄胄用了大量时间深入生活,创作了一批与“巴扎”有关的画面(此期他还画与南方的“赶集”有关 即题为“赶墟”的画作)。
黄胄画风脱颖于40年代,成熟于上世纪50、60年代,80年代臻于完善。他40年代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首先得益于通过向赵望云学习而对传统画法有了准确把握,其次是通过向韩乐然、司徒乔学习而对象征主义、现代主义观念与手法有了明晰的体认,此外,上世纪50年代,黄胄以饱满的热情深入生活速写的同时,还对门采尔的素描进行过认真、系统的学习、研究,这使黄胄能超越传统、西方,打破陈规,建构起至今的美学大厦。
黄胄此帧《巴扎归来》,画地处丝绸之路必经之地的民间生活一隅。这既是对上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下的民间生活的热情表达,同时,这也是借助“丝路新疆维吾尔人聚居地” 民间生活,而对上世纪60年代民间社会中的“自主经济带来的幸福”的一种特定呼应。
此帧《巴扎归来》,一方面,是黄胄技法语言成熟期的代表作,另一方面,在主题表达上,此作还有着特殊的文化涵义,对学术研究而言,意义重大。
拍卖会名称 2018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国书画·荣名为宝
合作伙伴
中国嘉德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保利
北京保利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翰海
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匡时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西泠拍卖
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 广州华艺
广州华艺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中国文物信息网 中国文博网
中国国家文物局 中资源_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 后台管理
Copyright © 1995-2012 n21ce.com Powered by 北京世纪易格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2011126 62011128
京ICP备120180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