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 御翫·宮廷珍藏
2870 铜鎏金观音菩萨坐像
上件拍品 下件拍品
图 录 号 2870
拍品名称 铜鎏金观音菩萨坐像
尺寸(CM) 高18cm
作者/年代 -- / 清康熙
质地/形式
钤印/款识 /
估价 1,800,000-2,200,000
备注 佛教是对生命意义的一种阐释,对存在与消亡、善良与丑恶、苦难与幸福种种对立观的客观理解,以及对“过去、现在、未来”的宇宙宏观见解和领悟。佛教中“佛陀”意指“觉悟者”,是彻底觉悟真理而得到智慧的人,有“功能妙智,道登圆觉”之意。“佛陀”是佛教信仰的中心,在公元前一世纪左右大乘佛教出现,僧侣信徒开始依据佛经的记载来塑造并且供奉“佛陀”的形象。
佛教及造像艺术由其发展源头印度开始,向亚洲各国传播,并以两条路线为其主要传播路径。一条是由印度向南流传,及至斯里兰卡和东南亚各国。盛行于东南亚地区的部派佛教独尊释迦牟尼,认为他是一位伟大的宗教导师,因此,他成为造像艺术的重要题材。另一条则向北行进,由印度循着丝路,通过西域传往中国,进而影响了中国周边的东亚国家。各国的佛教造像艺术,在这两条线路的传播过程中,因艺术、文化、审美等方面发展出不同的样貌,却也在相互交流菩萨道精神、互动之中交互影响,呈现出多姿多采、异彩纷呈的佛教造像。
大乘佛教认为佛陀,在宇宙间有如恒河沙数,是不可计量的。在过去、现在、未来,不同时间中,不同空间中,三世十方世界中,有千千万万的佛,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是一个多佛的世界。“菩萨”也即为佛陀的前身,大乘佛教讲的菩萨道精神,是强调慈悲利他、不舍世间,也因此“菩萨相”是沉稳、慈祥、静和、姣好的气质。
这尊清代康熙壬戍年间,所制铜鎏金观音菩萨坐像,工艺精巧,做工精细,装饰华丽。其莲花座为束腰仰覆式,莲瓣饱满秀长,制做精致。观音面容秀美文静,头带五叶花冠,冠上一化佛。眉目间嵌一东珠(东珠,满语为“塔娜”,是产于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及其流域的野生珍珠,质地圆润硕大,色泽晶莹透澈。因以天然形成,无植核等培养工艺。得之不易,弥足珍贵。清朝统治者把东珠看作珍宝,用以镶嵌在表示权利和尊荣的冠服器物上,除表示身份,也显现皇家权威,尽显高贵奢华。),更增添眼波祥和的气质,也符合佛陀“三十二相”中“眉间白毫相”的特征。体态自由,身姿挺拔秀丽,身着天衣绸裙,衣褶线条流畅,帛带绕身,翻卷自如,增添动感。左手置胸前,右手垂于腿上,结“说法印”,双手手心各执一莲茎,莲花齐肩开放,呈三种不同形态,含苞、盛开及雕萎,象征佛法三界证悟“过去、现在、未来”。封底刻十字交杵纹及少有红漆,座后刻有汉字铭文「大清康熙戊辰年丙辰月戊子日诚」。造像整体神态生动传神,躯材匀称合度,雕刻娴熟,装饰繁缛,鎏金亮丽,总体给人雍容华贵的皇家气韵。
清康熙时期藏系佛像多比例匀称,颜面端正,造型优美,细部雕饰精致。且在清代金铜造像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并对后期金铜佛造像有着深远的影响,现存典型的清康熙造像市场中并不多见,是藏家所追逐的对象。
拍卖会名称 2018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御翫·宮廷珍藏
合作伙伴
中国嘉德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保利
北京保利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翰海
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匡时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西泠拍卖
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 广州华艺
广州华艺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中国文物信息网 中国文博网
中国国家文物局 中资源_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 后台管理
Copyright © 1995-2012 n21ce.com Powered by 北京世纪易格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2011126 62011128
京ICP备120180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