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季拍卖会 --- 余香集—古董珍玩专场
1128 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观音瓶
上件拍品 下件拍品
图 录 号 1128
拍品名称 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观音瓶
尺寸(CM) 高46.5cm
作者/年代 -- / 清乾隆
质地/形式
钤印/款识 /
估价 600,000-800,000
备注 观音瓶胎体厚重,喇叭形大撇口,唇口束颈鼓腹,高圈足外撇,足底出矮平台,形制端庄大气。通身以浅蓝釉为地,填红、绿、黄、紫、宝蓝五色釉作花纹。唇口处饰如意花纹一周,通体装饰缠枝莲纹,莲花色彩鲜艳,黄、红、蓝、绿相间搭配而成,枝叶则用深绿色填涂,唇口、圈足、底部皆鎏金处理,鎏金光亮。该器造型规范、色彩绚丽、纹饰工整、镀金明亮、工艺精益求精,具有浓重的宫廷色彩和皇家气息,反映出乾隆宫廷造办处珐琅作制器的标准特征。整体纹饰富丽堂皇、华贵端庄,用当时发展完备的珐琅釉色,由宫廷珐琅画师细心填涂器面,做出的繁缛纹饰可媲美同期的珐琅彩图案。
铜胎掐丝珐琅于元朝从西亚阿拉伯地区传入中国,这种工艺带着伊斯兰教艺术繁复绵密、蟠曲虬结、极重线条和设色的装饰性特点。明景泰年间,由于政府的重视,珐琅的制作工艺日趋成熟,尤其是蓝釉料有了新的突破,因此历史上便有了“景泰蓝”之美誉。到了清代,掐丝珐琅器成为清宫生活的重要部分,康熙及乾隆年间的珐琅器制作水平尤其高。掐丝珐琅器以金属细丝焊接在胎体上造出各式图框,再将珐琅釉填满空隙,放入摄氏680至720度的隔焰窑急速烧成,这低温快火可黏牢珐琅釉,又不至于熔解铜线轮廓。过程重复多次,直至金属丝坑填平。填釉过程完毕后,表面还需经浮石打磨,将纹饰刮平磨亮,最后步骤是将金属丝及光素的金属部分镀金。
铜胎掐丝珐琅有着黄金和宝石般的华贵和瑰丽。因其制作工艺复杂,釉料配制和烧造技术难度大,生产成本高,故很长时期内主要作为御前用器,由宫廷内皇家御用作坊制作,除少量珐琅器作为贵重礼物由皇帝赏赐给王公大臣和馈赠礼品给外国友人外,民间难得一见。
此观音瓶形制端庄,纹饰繁而有序,掐丝勾勒流畅,填料细致准确饱满,制作工艺精湛,细密处颇见功力,保存完好,实为难得的收藏珍品。

来源:佳士得
拍卖会名称 2017秋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余香集—古董珍玩专场
合作伙伴
中国嘉德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保利
北京保利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翰海
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匡时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西泠拍卖
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 广州华艺
广州华艺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中国文物信息网 中国文博网
中国国家文物局 中资源_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 后台管理
Copyright © 1995-2012 n21ce.com Powered by 北京世纪易格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2011126 62011128
京ICP备120180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