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濠典藏2017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 中国书画专场
126 行楷“天下为公” 立轴 水墨纸本
上件拍品 下件拍品
图 录 号 126
拍品名称 行楷“天下为公” 立轴 水墨纸本
尺寸(CM) 154.5×46cm
作者/年代 孙文(1866~1925) / 暂无
质地/形式
钤印/款识 /
估价 HKD 300,000-400,000
备注 题识:天下为公。孙文。
钤印:孙文之印(白文)

孙中山平生最喜欢题写的内容,可能莫过于“天下为公”。在其题词中,仅目前所辑得的有受主姓氏的“天下为公”作品就达32件,其中有赠冯玉祥的,有赠张学良的。孙中山为何对“天下为公”情有独钟?这是他提倡和实行三民主义所企望达到的境界,或许可以这样说,他的理想,他的目标,他的思想体系的基本精神,都浓缩在“天下为公”这四字之中。“天下为公”的“公”字,照东汉经学家郑玄的解释,即是“共”的意思,也即天下是全天下人共有的天下。
  1924年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真正的三民主义,就是孔子所希望之大同世界”。孔子向往的“大同”世界,即指《礼记·礼运》中所描叙的理想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在这个社会里,“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这就是所谓“大同”。《礼运》篇托名孔子撰作,其实是战国末期或秦汉之际学者所编纂,它反映的是以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家学派的政治理想和对未来社会的憧憬。孙中山“天下为公”的思想,其源头便是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即已编成的《礼记·礼运》篇,但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思想与儒家的“天下为公”思想有很大的不同,前者带有孙中山所处那个时代的印记,它不但吸收了儒家思想的精华,而且融入了中国古代农民起义者的平等思想、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以及当时流行的社会主义理想,到了孙中山那里,“天下为公”蕴含的内容更深邃,更宽广。
拍卖会名称 中濠典藏2017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国书画专场
合作伙伴
中国嘉德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保利
北京保利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翰海
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匡时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西泠拍卖
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 广州华艺
广州华艺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中国文物信息网 中国文博网
中国国家文物局 中资源_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 后台管理
Copyright © 1995-2012 n21ce.com Powered by 北京世纪易格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2011126 62011128
京ICP备120180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