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五周年艺术品拍卖会 --- 近代机制币(银币、铜元)
477 清“光绪通宝”背“山东壹文”黄铜试铸样币一枚
上件拍品 下件拍品
图 录 号 477
拍品名称 清“光绪通宝”背“山东壹文”黄铜试铸样币一枚
尺寸(CM) --
作者/年代 -- / 暂无
质地/形式
钤印/款识 /
估价 350,000-350,000
备注 清“光绪通宝”背“山东壹文”黄铜试铸样币一枚,此币文字精整规矩,打制压力十足,原色包浆,底版光洁无伤,品相极佳,源自沪上老藏家之经典旧藏,目前存世仅见五枚,中国铜圆顶级纲目性珍品,定级一级,极为珍罕,完全未使用品,低评,金盾PCGS SP55,为此公司此品种唯一入盒者,值得珍视与推重
编者按:山东壹文试铸样币红铜、黄铜目前存世共见七枚
1,收藏家康永杰先生收藏红铜开穿、黄铜各一枚,红铜源自张璜先生旧藏、黄铜源自沈子槎先生旧藏
2,收藏家姜永杰先生收藏红铜满穿、黄铜各一枚,源自马定祥先生旧藏
3,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黄铜一枚,源自李伟先先生旧藏
4,上海博物馆收藏黄铜一枚,源自罗伯昭先生旧藏
5,本场拍品,源自许廷宪先生旧藏

珍贵的“光绪通宝”背“山东壹文”机制币
作者:马传德
1942年夏,我父亲马定祥从北方归来,这次他带回来一枚鲜为人知的铜币——“光绪通宝山东壹文”黄铜机制币。“山东壹文”铜币是创见的珍品,它的发现在当时的钱币界引起了巨大反响,被誉为“清代一文铜币之王”。这次,“山东壹文”铜币上拍嘉德古钱币专场,想必又将掀起藏界新一轮的轰动。我父亲毕生收集、研究钱币。他十六岁时,就在杭州西湖边的教仁街设摊发广告征购珍稀铜元。钱币之中,他最喜爱的是铜币,他认为中国钱币中以收集、研究铜币为最难。中国铜币从诞生、流通、停止使用仅六十年时间,历史极短暂。敌伪时期日军大肆掠夺收罗,将大量铜元化解为铜,以制造军火,稀少品种也同遭毁灭,所剩下的铜元稀品也必然是稀品了,它不像古钱那样,某天某地会突然出土一批……我本人认为家父的这些见解是有一定道理的。
关于“山东壹文”铜币之事,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父亲曾与我多次谈及过。他第一枚得于1942年,后来又陆续获得了二枚,共三枚之多。据现有实物发现,存世量大概不会超过五枚。父亲的第一枚让于挚友罗伯昭(沐园),罗氏是古钱收藏大家,“山东壹文”是有孔的机制币,属于他的收集范围。第二枚是给了李伟先,李老先生是一位凡属精品的钱币均要收藏的大家,罗、李二人的钱币藏品均在上世纪中叶捐献国家。第三枚是家父秘藏自玩之物。他还教我如何鉴别“山东壹文”铜币的真伪,真者文字隽秀有力,赝者文字滞呆乏力(因摹仿之故),但其中最重要的秘诀:真币是先冲制圆孔,然后将这种有圆孔的铜币胚再压制币文,所以真的“山东壹文”铜币当中的“圆孔”均略有偏差,由于后压制币文,其“圆孔”会产生稍有变形的状况,我父亲获得的三枚均是如此。而赝品的“圆孔”却是正中滚圆,因为作伪者的圆孔是“后加工”的,所以会产生这种破绽。父亲鉴别钱币的真伪功力真让我信服。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美国著名中国钱币收藏家丹尼尔•陈(DANIEL K.E.CHING)从香港钱币研究会会长张璜处获悉家父藏有一枚“山东壹文”铜币,这位美国收藏家从未见过这种钱币,所以非常渴望能得到这枚珍币的照片。他当时来信大意如下:他集币已几十年,但“山东壹文”铜币却从未见到过,恳切要求我父亲寄一张这枚铜币的照片,以作研究著书之用……。父亲对同好、知音者的需要一贯是“有求必应”的,为此特地去照相馆拍了一寸的黑白照片,准备寄往美国夏威夷,但老父怕违反政策,寄信前问了一句“我这封信里面有一张钱币小照片是否可以寄往国外”,邮局人员却生硬地回答三个字“不允许”!父亲当时只能摇头叹息,老老实实地将照片带回来了,2005年文汇出版社宋路霞著《钱币大师马定祥》第283页录有此内容。
父亲在1942年第一个发现了“山东壹文”铜币,至今已整整六十五年。在这枚既小又轻的铜币中,却如此奇妙地反映和记载了中国钱币界一个阶段的兴衰历史。父亲从中得到了喜悦与悲哀,过去只能秘藏自玩,如今却能公开展示,让人欣赏。虽然这些都已是事过境迁的历史,但它一直让我铭记于心。

“光绪通宝”背“山东壹文”试铸样币
作者:著名钱币学家施新彪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山东省铸造。红铜质,中无穿孔。系试模样币。仅见一枚,极珍。近未使用 光绪通宝山东壹文铜元 清光绪后期,恢复清初制钱制度失败,继而采用承袭咸丰大钱制度的铜元流通体制。铜元,虽外形现代,但其本质还是传统制钱制度的延续,所依据的还是制钱本位币制。基此,清代铜元按例分二十文、十文、五文、二文四等,并共同对应本位货币一文制钱。然而,由于市场接受及铸造成本利润等原因,当时大量铸造的是十文铜元。铜元是一种虚值大钱,一枚重二钱的十文铜元,按法定比价,要当十枚一钱重的制钱。另就铜元与银币的比价考察,币制规定,十文铜元一百枚兑换库平七钱二分重银元一枚,而十文铜元一百枚的工料成本,约用银库平四钱四分。所以,铜元的铸造发行具有丰厚的利润。不过,如果铸三至四分重的一文小铜元,便要亏本。因此,各地官府多不愿铸一文铜元。与此同时,由于十文铜元作价高估,对应之下,一文制钱的材料价值被低估,故而加剧了长期以来民间毁钱为铜,从中牟利的情况。这样,一方面长期不铸一文铜元,另一方面民间大量销毁一文制钱。从而导致了新一轮的“钱荒”,民间零用极为不便。面对“钱荒”,广东、湖北、直隶等地在成本亏损的情况下,先后开铸重三分二厘的一文铜元。然其它各省,多不为所动。对此,光绪三十四年(1908)正月十三日,清光绪帝专为铸一文铜币颁发谕旨,令各省以铸造十文铜元数三成的比例搭铸一文铜元。皇威之下,各省纷纷遵照办理。历史记载,山东省在巡抚周馥主持下,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机器局内附设铜元局,仿照北洋钱式开铸铜元。同时,另就济南城郊筹建铜元局。次年七月,厂竣开铸。光绪三十二年(1906)底,因清政府整治铜元发行,山东铜元局被裁撤,铜元铸发权并归直隶厂。另据清中央政府对各省铸造铜元的统计,山东省仅有十文、二文两种面值的铜元铸造。山东一文铜元未被列入统计。再就此币的体制样式,与天津度支部造币总厂及广东造币厂的同期一文币近似。从而推断,山东一文铜元为山东铜元局于光绪三十二年间出品。在筹铸一文铜元时,正值铜元局被裁并,因而铸造计划终止。而一文铜元,仅出少量试样,未经发行。故未被列入清中央的统计。按传世实物,山东一文分红铜满穿、红铜圆孔及黄铜圆孔三种。红铜满穿、红铜圆孔者,均属试模样币,分别为仅见之品。黄铜圆孔者,为试铸样币,据马定祥先生统计,世见七枚。此类币最早被介绍到铜元藏界的是由马定祥先生。1942年,马老在天津首得一黄铜圆孔者,前所未闻,不胜惊喜。当予藏界披露后,一时求者接踵,然马老不忍爱,均予婉拒。或为有缘,时来年余,马老又先后获得此类币三枚。其中,两枚是黄铜圆孔,一枚是红铜满穿。作为复品,两枚黄铜圆孔先后转归钱币大藏家罗伯昭及李伟先两先生,后经由两先生分别捐给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而红铜满穿者,为一家独有之藏,伴随马老终身。
拍卖会名称 2017年五周年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近代机制币(银币、铜元)
合作伙伴
中国嘉德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保利
北京保利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翰海
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匡时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西泠拍卖
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 广州华艺
广州华艺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中国文物信息网 中国文博网
中国国家文物局 中资源_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 后台管理
Copyright © 1995-2012 n21ce.com Powered by 北京世纪易格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2011126 62011128
京ICP备120180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