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季拍卖会 --- 中国书画专场
314 张光年致丁力信札四通、徐迟致丁力信札十二通 镜心 水墨纸本
上件拍品 下件拍品
图 录 号 314
拍品名称 张光年致丁力信札四通、徐迟致丁力信札十二通 镜心 水墨纸本
尺寸(CM) 尺寸不一
作者/年代 -- / 暂无
质地/形式
钤印/款识 /
估价 10,000-15,000
备注 说明:
1.丁力,原名丁明哲,字觉先,曾用笔名觉先,白丁,洪湖。他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作家,诗评论家,编辑家,文学教授,古典文学研究家,曾任国家级杂志《文艺学习》编辑部评论组组长、《诗刊》编辑部主任、《歌曲》杂志编委、《诗探索》副主编、中国歌谣学会理事、中国乡土诗人协会顾问、中国城市文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中国城市文化》名誉所长、《中国诗宇宙》名誉主编。据丁力的诗友、现代著名诗人公木回忆说:“大体上可以说,几乎无日无诗,诗成了他的生命与动力。”
2.此批丁力上款信札,作品直接得自家属。徐迟十二通十三页(带信封九枚),张光年四通四页(带信封四枚),共十六通,时间约在1953年至1977年间,关于楚辞学术争论,湖北咸宁干校,《诗刊》和《长江文艺》杂志,以及臧克家、严文井、黄力丁(武汉音乐学院院长)、闻山(原名沈季平,《文艺研究》编辑部主任)、龚啸岚(中国戏协湖北分会名誉主席)、邹荻帆(《诗刊》主编)等。
3.徐迟为《歌德巴赫猜想》作者,其信件作于建国后至文革“末期”,在前期,徐氏显然甚为积极,写道“我在这里困难是很多的,情绪却相当饱满,不这样是不可能的,我每天接触的‘是那样的灼热的生活,闪耀的理想’”。逮至1975年,徐迟所在单位劝其退休,徐氏写道“我已同意退休,现正研究退休后的居住地点,大致是回原籍,或我的故乡,回去买长峯羊毫,欲与二王试比高,我们那出过不少大书法家的”,不过我当然无意于此,还是读马恩列毛,还是研究奴隶!封建和资本主义的文学遗产,再不能到沸腾社会主义工地去了,写特写是无望的,但是对于社会主义文化还大有可为的,仍当尽力为之。
4.张光年为《大合唱》歌词作者,其信件均作于1973年,谈及崔道怡(《人民文学》常务副主编),许翰汝(中国作协秘书长),杨匡满(《中国作家》常务副主编),严纲,王宏伟,黄文珍等。当时张氏仍被下放至湖北咸宁干校,因病至北京接受治疗!

备注:附信封十三个。

作者简介:张光年(1913-2002),湖北老河口人,中共党员。早年从事抗日救亡文艺活动,任抗日救亡秋声剧社社长,拓荒剧团团长,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中共特支干事会干事,缅甸仰光《新知周刊》主编,缅甸华侨青年战工队总领队,《民国周刊》北平版编辑负责人,《剧本》月刊主编,中国戏剧家。1939年1月,率领抗敌演剧第三队由晋西抗日游击区奔赴延安。同年3月,到延安后创作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颂》。经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后,4月在延安首次上演,此后在全国各地广泛传唱,受到抗日军民的热烈欢迎。1949年后历任中央戏剧学院教育长、创作室主任,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剧本》月刊主编,中国戏剧家协会党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书记,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徐迟(1914-1996),浙江吴兴人。诗人、散文家和评论家。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世纪30年代开始写诗。抗战爆发后,曾与戴望舒、叶君健合编《中国作家》,协助郭沫若编辑《中原》(月刊)。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人民中国》编辑、《诗刊》副主编、《外国文学研究》主编。抗美援朝战争中,他奔赴前方采访,写出了许多战地通讯和特写。新时期,曾任中国作协理事、湖北省文联副主席。代表作有《哥德巴赫猜想》、《地质之光》等。其中《哥德巴赫猜想》与《地质之光》获中国优秀报告文学奖。著有诗集《二十岁人》、文艺评论集《诗与生活》以及《徐迟散文选集》等。
拍卖会名称 2017春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国书画专场
合作伙伴
中国嘉德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保利
北京保利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翰海
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匡时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西泠拍卖
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 广州华艺
广州华艺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中国文物信息网 中国文博网
中国国家文物局 中资源_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 后台管理
Copyright © 1995-2012 n21ce.com Powered by 北京世纪易格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2011126 62011128
京ICP备120180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