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 珍瓷雅玩专场
9456 斗彩龙纹蛐蛐罐
上件拍品 下件拍品
图 录 号 9456
拍品名称 斗彩龙纹蛐蛐罐
尺寸(CM) 高11.5cm
作者/年代 / 明宣德
质地/形式
钤印/款识 /
估价 2000000-3000000
备注 说明:本品圆筒状,深弧腹,口、底相若,浅圈足。上附扁盖,盖面口沿微敛,为“平盖式”。器内无釉,器外青花斗彩装饰。绘云龙纹,龙爪有力,双目圆睁。整器胎体厚重缜密,坚硬纯净;青花发色明快,浓淡参差;绘饰细腻生动,疏密有致,属宣德瓷品之上品,极具文人情趣。盖内与底足署青花“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笔画工整有力。
蟋蟀,即促织,通称蛐蛐,性好斗善鸣。据历史记载,蓄养蟋蟀源于唐朝,五代人王仁裕所著《开元天宝遗事》,书中有《金笼蟋蟀》条曰:“每至秋时,宫中妇妾辈,皆以小金笼捉蟋蟀,闭于笼中,置之枕函畔,夜听其声。庶民之家皆效之也。”至宋代,蟋蟀好斗性格被人发现,斗虫之风盛行,一代权相贾似道酷爱斗蟋,竟编写了第一步有关蟋蟀的《促织经》,书中阐述了蟋蟀的习性、种类、喂养、治疗,甚至选盆用物的要领都有详细介绍,斗虫、养虫的盛行程度可见一斑。明清两朝,“瓦盆泥罐遍世井皆是,不论老幼皆引斗以为乐”,斗蟋蟀仍盛势未减,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历史记载,宣德、康熙、乾隆、道光以及慈禧都有斗蛐蛐的嗜好,其中明宣德帝堪为个中翘楚。宣德帝朱瞻基“工于诗文”、“精于绘事”,“酷好促织之戏”,有“蟋蟀皇帝”之称。为满足宫廷斗养蟋蟀的需要,宣德皇帝曾命御窑厂烧造了大量蟋蟀罐。这些蟋蟀罐凭借宣德青花空前绝后之技艺,以精工卓绝着称,在历朝蟋蟀罐中最负盛名。品是宣德御窑之物,品格高超,胎釉、画工精良,更是难得的“斗盆”,是宣德瓷品中的翘楚,艺术收藏价值颇高。
★此件拍品需要特殊号牌
拍卖会名称 2016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珍瓷雅玩专场
合作伙伴
中国嘉德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保利
北京保利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翰海
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匡时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西泠拍卖
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 广州华艺
广州华艺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中国文物信息网 中国文博网
中国国家文物局 中资源_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 后台管理
Copyright © 1995-2012 n21ce.com Powered by 北京世纪易格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2011126 62011128
京ICP备120180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