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秋季大型艺术品拍卖会 --- 汉字遗墨:中国书法专场
355 书法 四屏 (十二开) 水墨纸本
上件拍品 下件拍品
图 录 号 355
拍品名称 书法 四屏 (十二开) 水墨纸本
尺寸(CM) 31×38cm×12
作者/年代 伊立勋 张謇 曾熙 沈曾植 郑孝胥 等 / 1924年作、1925年作
质地/形式
钤印/款识 /
估价 35,000-50,000
备注 录文:1. 江畔送人行,千山生暮氛。谢安团扇上,为画敬亭云。三日去还住,一生焉再游。含情碧溪水,重上粲公楼。
款识:甲子新秋,蕲阳田桐作于海上旅舍之东窓。
印鉴:田桐私印(白)
2. 春生万物,肤寸起云。润施源流,鸿蒙沛宣。并天四海,莫不蒙恩。圣朝肃敬,众庶所尊。齐(斋)诫奉祀,战栗尽懃。以颂功德。
款识:甲子嘉平月,书嵩山太室神道石阙铭,伊立勋时年六十有九。
印鉴:伊立勋印(白)、峻斋(朱)、石琴馆(朱)
3. 衡山苍苍入紫溟,下看南极老人星。逥飚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气清岳秀有如此,郎将一家拖青紫。门前食客乱浮云,世人皆比孟尝君。江上送行无白璧,临期惆怅若为分。序言仲尼旅人,文王明夷。苟非其时,圣贤低眉,诚慨乎!其言之也。
款识:甲子冬日,高振霄。
印鉴:顽头陀(白)、铁石心肠(朱)
4. 魏文九宝,器利辞钝。张载剑阁,其才清采。迅足骎骎,后发前至。勒铭岷汉,得其宜矣。 箴者,所以攻疾防患,喻针石也。斯文之兴,盛于三代。夏商二箴,余句颇存。
款识:朱孝臧。
印鉴:沤尹(朱)
5. 汉地广大,无不容盛。万方来朝,臣妾使令。边竟(境)无事,中国安宁。百姓承德,阴阳和平。风雨时节,莫不兹荣。蝗虫不起,五谷孰成。贤圣并进,博士先生。长乐无极老复丁。
款识:寐翁。
印鉴:海日楼(白)
6. 君子欲讷,吉人寡辞。利口垂戒,长舌为诗。斯言不善,千里违之。勿谓可复,驷马莫追。惟静惟默,澄神之极。去甚去泰,居物之外。多言多失,多事多害。声繁则过,音希则大。室本无暗,垣亦有耳。何言者天,成蹊者李。似不能言,为世所尊。言不出口,冠时之首。无掉尔舌,以速尔咎。
款识:姚崇口箴。蛰厂吕景端。
印鉴:吕景端印(白)、拙讷默室(朱)
7. 青山为壁水为墙,醉卧溪亭趁夕凉。清净我心无幻梦,醒来只觉藕花香。(溪亭醉卧图)
剑阁秋深景物奇,丹枫远映似蛾眉。晚来爱此停车坐,奚羡吴江叶落时。(剑阁丹枫图)
款识:甲子中秋,录近作,惜庵王禹襄。
印鉴:禹襄(白)、勺豫(朱)
8. 详观兰石之才性,仲宣之去代,叔夜之辨声,太初之本元,辅嗣之两例,平叔之二论,并师心独见,锋颖精(密),盖人伦之英也。至如李康运命,同论衡而过之;陆机辨亡,效过秦而不及,然亦其美矣。
款识:论说第十八,甲子秋日,孝胥。
款识:太夷(朱)
9. 惠州近城数(小)山类蜀道,(春),与进士许毅野步,会意处,饮之且醉,作诗以记。适参寥使□欲归,(使)持此以示西湖(之)上诸友,(庶)使知余未尝一日忘湖山也。
款识:乙丑谷雨,录东坡尺椟,八十三叟冯煦。
印鉴:蒿叟(白)
10. 行歌曳杖到新塘,银阙瑶台无此凉。万里秋风菰菜老,一川明月稻花香。秋日留连野老家,朱盘鲊脔粲如花。已炊藟散真珠米,更点丁坑白雪茶。
款识:陆剑南秋日郊居八首之二,乙丑秋八月,张謇。
印鉴:张謇之印(白)
11. 墨卿分书海内争传,向亦称之。今但见其楷书入分,然此习唐以来名家所未能免,不须苛论墨卿。
款识:乙丑中秋前,曾熙。
印鉴:曾熙私印(朱)、戏海楼(白)
12. 淮军之名闻天下,义旗乃自张家始。兄弟拔帜号树军,仲也忠勇人无比。奇功累累在史宬,未□肃清中伏死。男儿正命战场中,英风万古懦夫起。同治迄今六十年,河山一掷如故□。并无悍哉似洪扬,传会共和期天子。宣统辛亥公若存,一鞭足定长江水。诸臣讬辞爱同胞,喁喁何知有国耻。鸿卿杜门守忠孝,捧像征题张前美。我今衰病伏草间,苟生自痛如流蚁。要当拨雾见青天,公灵点枂振人纪。
款识:题合肥张忠烈遗像,章梫。
印鉴:弌山(朱)、章押(朱)、御赐言炳丹青(朱)
田桐(1879-1930),字梓琴,别署恨海、玄玄居士,晚号江介散人。湖北人。曾考取秀才,同盟会发起人之一。有《玄玄遗著》刊行。
伊立勋(1857-1940),字熙绩,号峻斋、石琴,别署石琴老人、石琴馆主,福建人,秉绶后人。其父伊念曾是大书法家伊秉绶的儿子。书体篆隶行草均能,尤以汉隶为精。
高振霄(1877-1956),字云麓,别署闲雪,又号顽头陀、洞天真逸,70岁后署学者学庵、四明一个古稀翁、耄年励学。室名云在堂、静远斋、洗心室。邮县(今浙江宁波)人。光绪二十年进士,官编修。民国以后寓沪授徒,以鬻书自给,间画墨梅,并坚持常年临碑,至老不辍,影响很大。
朱孝臧(1857-1931),一名祖谋,字藿生,一字古微,号沤尹,又号强村。归安(今湖州)埭溪渚上强村人。工诗词,通格律,擅书法,宗颜褚,尤精行楷。清光绪八年(1882)中举,次年进士,入翰林院,改庶吉士,授编修。历任国史馆协修、会典馆总纂总校。十四年,任江西乡试副考官。二十四年,任会试同考官。后升翰林院侍讲,充日讲起居注,累迁侍读庶子、侍讲学士。
沈曾植(1850-1922),字子培,号乙庵,晚号寐叟,别号甚多,有薏庵、檍盦、乙僧、乙叜等,浙江嘉兴人。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以“硕学通儒”蜚振中外,誉称“中国大儒”。光绪六年(1880)进士,历官总理衙门章京等职。1901年任上海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监督(校长)。工书法,以草书著称,取法广泛,熔汉隶、北碑、章草为一炉。碑、帖并治,尤得力于“二墨”,体势飞动朴茂,纯以神行。
吕景端(1859-1930),字幼舲,号蛰动,又号乐禅,江苏人,光绪时举人,历任内阁中书,中年后居盛宣怀幕府,主持笔政最久。书工行楷,诗文秀逸,并擅词,为时所重。
王禹襄(民国),一作雨芗、渔湘,字适安、霖如、伯子,号惜庵、养梧生、天寿。斋堂为清绪经舍。浙江宁波人。精篆刻,存世有《王禹襄印谱》。
郑孝胥(1860-1938),近代著名政治家、书法家。福建闽候人。清光绪八年(1882)举人,曾历任广西边防大臣,安徽、广东按察使,湖南布政使等。辛亥革命后以遗老自居。1932年任伪满州国总理兼文教部总长等。1935年下台。书法工楷、隶,尤善楷书,取径欧阳询及苏轼,而得力于北魏碑版。所作字势偏长而苍劲朴茂。为诗坛“同光体”倡导者之一。
冯煦(1842-1927),字梦华,号蒿庵,江苏金坛人。少好词赋,有江南才子之目。累举不第,年四十五,始成光绪十二年(1886)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工书,年八十,犹能作蝇头小楷。且工诗词骈文,尤以词名,著《蒙香室词》。
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江苏海门人,祖籍常熟。出生于海门长乐镇(即今常乐镇)。1894年(光绪20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1904年,清政府授予他三品官衔。1911年任中央教育会长,江苏议会临时议会长,江苏两淮盐总理。1912年南京政府成立,任实业总长,1912年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兼全国水利总长,后因目睹列强入侵,国事日非,毅然弃官,走上实业教育救国之路。张謇乃科甲出身,状元及第,书法自有根底,楷、隶、行、草兼擅,沉稳深秀,传世以行楷为多。
曾熙(1861-1930),初字嗣元,更字子缉、季子,号俟园,晚号农髯,出生于衡阳县石市乡石狮村。清光绪十六年(1890)中举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殿试中进士,升任兵部主事,旋又兼任提学使、弼德院顾问。宣统元年(1909)担任湖南咨议局议员、副议长,并任湖南教育学会会长,参与君主立宪活动。书法造诣极深,晚年兼学绘画,倡“书画同源”之说。在书画界名声显赫,与李瑞清有“南曾北李”之誉,与吴昌硕、李瑞清、黄宾虹并称“海上四妖”,与李瑞清、沈曾植、吴昌硕并称“民初四家”。张大千、谢彬、康和声、萧迁、马宗霍皆出其门下。
章梫(1861-1949),名正耀,字立光,号一山,海游人。清光绪三十年登进士,殿试选授翰林院检讨。历任京师大学堂译学馆提调、监督,国史馆协修、纂修、功臣馆总纂,邮传部、交通部传习所监督、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校长等职。工草书,在东南亚各国富负盛名。
拍卖会名称 2009年秋季大型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汉字遗墨:中国书法专场
合作伙伴
中国嘉德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保利
北京保利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翰海
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匡时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西泠拍卖
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 广州华艺
广州华艺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中国文物信息网 中国文博网
中国国家文物局 中资源_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 后台管理
Copyright © 1995-2012 n21ce.com Powered by 北京世纪易格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2011126 62011128
京ICP备120180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