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秋季拍卖会 --- 中国书画
45 古木竹石图
上件拍品 下件拍品
图 录 号 45
拍品名称 古木竹石图
尺寸(CM) 100×55 cm 约5.0平尺
作者/年代 张大千、谢稚柳 /
质地/形式
钤印/款识 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谢、稚柳
款识:稚柳、大千三十年不相见,今得合写此古木竹石,港上多故旧,有见之者,必能洞悉吾两人心情为何如也,辛酉仲春,爰。
作者简介: 张大千(1899-1983),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字季爰,别号大千居士、下里巴人等,斋名大风堂,四川内江人。大千无论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因其诗、书、画与齐白石、溥心畬齐名,故称“南张北齐”和“南张北溥”。与黄君璧、溥心畬以“渡海三家”齐名。被黄宾虹誉为“五百年来第一人”。
谢稚柳(1910-1997),原名稚,字稚柳,后以字行,晚号壮暮翁,斋名鱼饮溪堂、杜斋、烟江楼、苦篁斋。江苏常州人。早年多工笔细写,晚年喜用落墨法,纵笔放浪,墨彩交融,呈现浓郁浪漫的诗境。初与张珩齐名,世有“北张南谢”之说。历任上海市博物馆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国家文物局全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组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等。
备注:现藏者购自香港佳士得2005秋季拍卖会
此件张大千、谢稚柳的《古木竹石图》为牵挂海峡两岸的合作画,由当时香港沈苇窗得到此图,最开始只有谢稚柳的竹石图,后由其带去台北请张大千补成。大千在此作中(1981年)也有提到:“稚柳、大千三十年不相见,今得合写此古木竹石,港上多故旧,有见之者,必能洞悉吾两人心情为何如也。”张大千、谢稚柳多年不见,一直在互相挂记着海峡对岸的对方。
谢稚柳与张大千的交往,应始于1929年。是年,谢稚柳的兄长、著名词人谢玉岑与时居上海的张善孖、张大千仅一壁之隔。谢、张二人互为邻里,又互相仰慕,常以诗画雅谈,一来二往成为了莫逆之交。谢稚柳由南京到上海看望兄长,自然而然便与张大千相识了既是挚友的幼弟,张大千自然也将谢稚柳当做弟弟看待,亲热地称他为“柳弟”。此后,二人常相聚晤谈,畅言艺事,而谢稚柳也在与张大千的频繁交往中,开阔了不小的眼界,大大提升了艺术的修养。
1941年3月,张大千携家眷及学生数人抵赴敦煌莫高窟。1942年,张大千几次去函促谢稚柳赴敦煌帮助他整理和研究莫高窟的相关资料。当时,谢稚柳正担任于右任秘书,且刚接受了中央大学艺术系主任徐悲鸿的聘任,兼职艺术系的教授。接到来信后,谢稚柳得到了于右任的鼎力支持,而徐悲鸿也答应他的课可先由别人兼代。至此,谢稚柳如约只身赶赴敦煌。两位老友在漠北重逢,喜悦之情难以尽述。每日朝夕相处,共研敦煌艺术瑰宝。1943年年中,结束了敦煌壁画的考证和研究,谢稚柳和张大千结伴回到四川。张大千回到成都昭觉寺继续整理和完成未竟的敦煌壁画的临摹工作;谢稚柳则回到重庆,遵张大千嘱托,整理和誊写20万字的《敦煌石室记》。
1949年张大千远走海外,期间辗转多国,最终在台湾定居。自此与谢稚柳天各一方。三十多年间,两人虽不曾相见,音信却未曾断绝。与大千一别,期期三十余载,在谢稚柳的心里,他总期待着能有与张大千再会的一日,只叫造化弄人,直至张大千去世,两人也再没有见上一面。1983年4月2日,张大千在台北病逝,终年85岁。谢稚柳闻噩耗至,不禁悲从中来,赋《悼大千》七绝一首,曰:“应悔平生汗漫游,老亲乡土泪难收。何时脉脉双溪水,并向金牛坝上流。“同月,谢稚柳又在上海主持“上海书画界悼念张大千大会”以及“张大千遗作展”,将昔年大千私赠的《荷花》、《泼彩山水》等佳作均一一展出,以寄对故友的哀思。此后,谢稚柳撰《巴山池上雨,相见已无期——悼念张大千》一文,分别在上海、香港刊登发表。
注:沈苇窗(1918-1995),原籍浙江省桐乡乌镇,香港老牌文史掌故杂志《大人》和《大成》的主编。《大成》是专门刊载两岸艺文界的掌故与讯息。
谢觐虞(1899-1935)字玉岑,号孤鸾,江苏常州人,词人兼书画家,诗词,书法均造诣精深,亦能骈文,书法以篆隶最工,钟鼎金文作品被誉为“可胜缶翁”。画则被张大千推为“海内当推玉岑第一。
/
估价 RMB: 380,000-450,000
备注
拍卖会名称 2015秋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国书画